close

紙鈔濫發變本加厲

 插圖B_貨幣案流金濤銀浪  

大明王朝自洪武以後,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四朝(1398年至1435年)皆承其制,實施紙幣單一制度,蕭規曹隨。在這三十多年期間,朝野百官並非都是不知民間疾苦之士,紙幣重貶而物價上揚的真正原因,還是有人發出不平之鳴。

永樂二年(1404年)當時都禦使陳瑛自然知道紙幣的癥結所在,就說了是「朝廷出鈔太多,無斂無法,以致物重鈔輕」,貨幣與物價輕重之說又再一次被提及了,他知道寶鈔發行過多,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不了。為因應紙鈔過多的問題,他提出「戶口鈔鹽法」,亦稱之為「計口配鹽法」,亦即是,全國按人口數,一方面由政府配給食鹽,另一方面課征鹽稅,「令兩京官吏人等及各處官民戶口食鹽。每歲大口納鈔十二貫,支鹽十二斤;小口納超六貫,支鹽六斤」,這相當於全國成年人每月配給有食鹽一斤,但必須以紙鈔1貫來支付鹽稅,未成年的減半。由於食鹽古早以來就是官營資源,但也是民生必需品,「鹽重鈔輕」因此政府以配給食鹽方式,收繳紙鈔回籠,目的很明顯地就是用來收縮在外流通紙鈔數量。有資料的記載,「戶口鈔鹽法」每一年可以回收大約二、三億貫(二三萬萬貫)。自洪武八年(1375年)至永樂二年(1404年)相隔近三十年,歷史上雖沒記載大明寶鈔總共發行量有多少,但以大明初期寶鈔只發不收的大量發行,明顯看得出來,陳瑛的「戶口鈔鹽法」每年回收僅是二、三億貫,這肯定是杯水車薪。

明朝中葉成祖在建文帝時(1398~1402年),以燕王身份向中央討伐朝廷奸臣和清君側之姿,史稱「靖難之役」,擺明的就是篡奪王位,一舉成功,即位為永樂皇帝。史書記載,明成祖少年時就愛習武,動刀動槍,但個性剛毅果斷又有謀略,打戰往往都能夠以少擊眾,身先士卒,所以都能夠所向無敵。為了彰顯他皇帝的權威和正當性,自從他坐上寶座後做了好幾件大事情,大家耳熟能詳的包括:遷都北京又大肆擴建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故宮),接著又派遣宦官鄭和七次下西洋,在軍事上,南征安南、北伐韃坦(蒙古舊部)。單是為了營建紫禁城,官員們奉旨徵調工匠和民夫上百萬人;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建造寶船62艘,加上大小船隻共計200艘,率水手、官兵高達27,800人之多,遠航西洋,成祖在歷史上,雖是功成名就,不過也是花費大量金錢如流水。在當時即便陳瑛的「戶口鈔鹽法」回收紙鈔的良善政策,如果一直是只收不發的話,或許紙幣的購買力可以逐漸的提高。可是政府的花費如流水發行再多的錢也不夠用,通貨膨脹只不住,再好的政策也妄然了。結果是,「戶口鈔鹽法」完全完全沒有達到抑制紙幣貶值的效果,貨幣數量仍舊是不斷的增加,紙鈔的購買力則持續下跌。

紙鈔變本加厲的發行,購買力則又進一步的貶值了。前面也提到,明朝官員的薪水是以米計算的,而且發放時是以紙鈔折算(換算薪資)的;同時民間百姓納糧時亦然,可以紙鈔折算繳稅、納糧的。早期洪武年間,1貫紙鈔可買一石的白米,可是到了永樂年間就改為10貫一石。這就是說,官方的實際支付薪水情況來說,相對於紙幣,白米價格已經上漲了25倍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還刻意低收高付,賺進差價,這個政府似乎是在開設一家很會賺錢的中央銀行。民間百姓納糧時,洪武年間同樣是1貫紙鈔可抵一石大米,但是到了永樂五年時,就加成了30貫抵繳一石米的糧稅了。同樣是一石米的價值,一手收糧稅、一手發薪水,這中間政府賺了差價20貫的紙鈔,大賺沒本錢的生意。倘若是身為當時的政府官員,每年所領的薪水實際上是貶值的,以米的市價計算只有三分之一的購買力了。

明成祖永樂之後,雖然名義上還遵從紙幣為主的貨幣政策,但紙鈔的貶值每況愈下。宣德初年(1425年),米價已漲到寶鈔50貫,別無良策政府不得不允許民間用實物交易,同時為反映物價上漲,又把民間百姓課稅納糧增加了五倍。不到20年時間,在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米價漲到寶鈔100貫,這時候政府不得不放棄用白銀的禁令,開始規定民間納糧收賦回歸於白銀,於是白銀的流通變成合法,價值穩定的白銀成為新寵,朝野民間上下都不願意用紙鈔而用白銀和銅錢,就算是政府還是承認紙幣的流通性,不過其購買力並沒有止跌的跡象。

正統十三年(1448年),寶鈔甚至一度到了「積之市肆,過者不顧」的地步。英宗解除白銀禁令之後,過沒多久,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七月份,朝廷官員的薪水俸祿就以白銀計算,「照時價給銀」,每一兩白銀換算500貫紙鈔,順應時朝,官府正式承認寶鈔對白銀的比價,貶值為五百分之一,這算是政府的正式的記錄。在此同時,民間百姓地下金融,金屬錢幣的購買力還是很穩定,到孝宗弘治年間,寶鈔已經名存實亡。成化年間(1465—1487),一貫紙鈔只值一文銅錢了。十五世紀初,到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問,寶鈔實際已經廢止不行了,使用紙鈔也僅限一貫,其它不復流行。紙幣流通名存實亡。其後,政府雖仍印鈔,但主要是作為保存祖制的一種象徵而已。

現代的人已經很難想像這樣的景況,但是也不過市六十多年前,臺灣那段超級通貨膨漲的歷史也是如此。1946年因為國共內戰退守臺灣與亂印鈔票的結果,整個臺灣產生了超級通貨膨漲,買東西都要扛麻布袋裝鈔票去買。因為戰爭,社會混亂、生產停頓,臺灣需要大量資金供應重建;再加上國共內戰,中國大陸的通貨膨脹也直接影響臺灣,導致台幣匯率隨著法幣(舊台幣)水漲船高,發行額也直線上升,短短的三年,就從預計的三十億元增加到五千兩百七十多億元,另外還有一兆二千一百三十六億元的即期定額本票在市面上流通。後來國民政府從大陸帶來了黃金當作貨幣準備,有了黃金作為後盾鈔票流通價值就有了底氣,重新發行了新臺幣,最後一元新臺幣換當時四萬元舊台幣,才逐漸控制了通貨膨漲的局面。

明朝終其一代推動紙幣通行,也就只發行了「大明通行寶鈔」一種而已,為「遵太祖法」從一而終,都使用洪武年號未曾易名,且最大面值一直都只有1貫(最初官制的1000文)。曾經風風火火發行統一貨幣「大明寶鈔」,無論是在銅幣、紙幣本位制,這是歷史上最先進的貨幣制度,最終虎頭蛇尾般逐漸銷聲匿跡,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