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雷頓森林協議瓦解

 圓形貨幣圖_美元1  

1971年8月15日,星期天,全球中央銀行與金融體系在毫無預警之下,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在晚間黃金時段發表電視講話,宣佈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就是美元與黃金完全脫鉤,美國不再向任何國家兌換黃金,也沒有兌換黃金的義務,這項貨幣霸權的政策宣布猶如晴天霹靂,頓時金融市場輿論譁然。

尼克森的電視講話震驚了全世界,同時也宣告了從此黃金本位制已死的訊息。1944年由多國政府共同簽署的布雷頓森林貨幣協定,美國再完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突然就單方面撕毀了布雷頓森林協議。震驚之於,這激起了西方國家的極大憤慨。第二天,美國的「新經濟政策」成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引起軒然大波。

受此影響,美元大幅貶值,美國債券價格大幅飆升,股票市場更是大漲了近4%,華爾街的證券交易所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與美國相反,其他國家的證券市場則出現了暴跌。日本所受衝擊最為嚴重,因為日本銀行在8月初才剛買進了45億美元儲備,這相當於此前日本所有的儲備。整個東京證券交易所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就像《紐約時報》描述的那樣:“不計代價的賣單,使得市場價格飛流直下”,日本人因此將其稱為「尼克森衝擊」。

當時的趣聞甚多,一位美國人想在巴黎買一條麵包,當他將1美元遞給麵包師的師傅,被告知“1美元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尼克森的「新經濟政策」,是美國戰後的第一次單邊主義,它切斷了黃金對美元捆綁,布雷頓森林體系自此名存實亡,僅留存在後人的記憶裡了。

由於10%貨物稅的關稅壁壘,美國在國際上已經沒有朋友了。在接下來的部長會議中,美國國務卿康那利霸道的要求其他國家在匯率上的實質讓步,以交換美國取消貨物稅。這次威嚇策略顯然成功了。

該年12月在美國華府史密斯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召開的部長會議,美國以貨物稅為手段,成功的在認可範圍內讓美元一次貶足,重新安排各國貨幣的相對匯率。尼克森相當滿意這次的結果,也大言不慚的自稱是:這是在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國際貨幣成果。這樣的成果卻是在美國政府威脅恐嚇之下得到的,就在尼可森主政期間,這也是美國霸權心態最輝煌鼎盛的時期。

每次解決美元的一個問題後,新的問題即隨之而來。雖然,美元匯率已經改變了,但是換湯不換藥,其他各國的貨幣還是以美元為中心,唯一的不同只是美元已經不再和黃金掛勾了。其他各國中央銀行心知肚明,美元的風險依然存在。

1972年尼克森面臨第二任的選舉,在他的連任壓力之下,美國國內的經濟增長議題浮出檯面上了。因此,他私自召見當時的聯邦準備銀行主席亞瑟.伯恩斯(Arthur F. Burns),要求他拉高貨幣供給,換句話說,就是要降低利率,釋出資金,就如同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之際,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為了挽救次貸危機所帶來的金融風暴,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一般,試圖營造一個經濟繁榮的假象,有助於他的連任成功。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任方元 的頭像
    任方元

    上善若水任方圓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