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2.標題.繁體.jpg

話說重頭

 

我們由一般企業會計的資產負債表介紹中提到,「槓桿操作」(Leverage)也是兩面刀,一旦企業的生產、出口銷售不如預期,則該企業也就會面臨破產瓦解的命運了。國家經濟體亦然,歐洲國家如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由於國家生產力的降低、出口競爭力不足,多年來國家靠著舉債度日,進入歐元區後,也不積極樽節開支,改善財政收支惡化的情況,如今自食惡果,同樣面臨著破產瓦解的噩夢。

然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國際貨幣強勢美元的發行獨占權力,擁有全球其他國家的貨幣所無法比擬的特權,至今美國政府的債務為151,940億美元,預估2012年底可能超過16兆美元,但美國卻絲毫不為這樣巨額的債務煩惱,美元依舊享有全球貨幣的優勢,獲取鉅額的鑄幣稅。但是槓桿的操作總會有其極限;信用的膨脹也有幻滅的一天,就如同金融泡沫總有被戳破的時候。但是美元的信用卻是毫無節制的,且不負責任的,看來也只有上帝才能約制他的行為了。

另外我們可以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COFER資料庫全球貿易統計來看,自1995起至次貸危機後的2011年第三季為止,16年之間全球的外匯儲備總量已經擴張高達5.26倍。而同個時期,美元作為各國中央銀行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總額,甚至已經擴張達到5.5倍了。1995年全球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匯儲備為1341億,但是到了2011年第三季時,全球外匯儲備即高達54456億美元。其中全球中央銀行外匯儲備中持有美元資產,在1995年的時候為6,100億美元,到了2011年第三季美元儲備資產即高達33604億美元的天量了。

數據是會說話的,這些趨勢在在都說明了美國政府毫無節制地狂灑美元,最終應該可以預期只有兩種結果:一是無限制的透支供應美元,讓出口國持續收到美元收入,收入不斷增加,通貨膨脹也會逐漸形成,最後一但泡沫幻滅,極有可能形成可怕的「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出口國將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停滯性經濟成長,失業率增加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二是美國刻意的貨幣劇貶,形成惡性的倒債,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因為是美元計價的負債不變,但是出口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卻因為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而美元的劇貶則造成出口國貨幣計價的匯兌換算劇額減損而受害,人民的福祉遭受到損害。更甚的是,美國政府因為美元的貶值,其國內生產的商品在國際貿易市場競爭力反而因此而提升,有助於美國的出口貿易擴張。相對的,美元的貶值形成出口國家的貨幣升值,他們的商品在國際貿易市場上變得更貴了,這又將會阻礙出口國家的商品競爭力,這樣一來全球貿易又將要重新洗牌了。

無論是以上任何一種結果,對於出口導向國家來說,都是可怕的夢靨。日本於1985年廣場會議後,美元相對於日圓大幅貶值,造成房地產及股票市場的超級泡沫,形成後來日本長期的失落年代,全球其他國家應該深以為戒。無怪乎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必須一再重申,美國的貿易赤字不斷的擴大將會給全球帶來可怕的結果。

美國如何有如此大的權利得以無限制的債務透支呢?這樣的結果,我們必須話說重頭了。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信用」(Credit)概念,美國是全球最偉大的信用債務人,源自於國際貿易中「強勢美元」的主導力量無與倫比,這使得美元得以毫無顧忌的拼命發行印製,散佈全世界,全球都要毫無保留地照單全收。這樣的情況就如同銀行給予美國一張無限額刷卡的信用卡,只要持卡人「信用」無虞的話,妳愛怎麼刷就怎麼刷,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本不會有人敢質疑妳的信用,這就是美元的「鑄幣權」。

但也就如同童話故事中的國王的新衣,無論國王是否真的穿上衣服,他還是擁有王權的偉大國王,其他人不得不俯首稱臣。然而,美元的強勢也非一僦而成,而他是經過美國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抓住歷史事件發生的關鍵時刻,特別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逐漸成為全球主導的力量。

大約也就在1890年代,相較於工業發達的歐洲而言,美國還只是當時的超級「新興國家」,(如同現在的中國一般,幅員廣闊,人民大眾兢兢業業擁有旺盛的生產力)但是實際上在這個時期,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國際貿易交流就已經超過了歐洲,成為世界第一大的商品出口國家,並在此後逐步拉大了與歐洲之間差距。

美國在19世紀末的經濟崛起,由於美國領土的擴張、移民政策更令人口的快速增長在加上科技水準的不斷提高,新興經濟體從此大幅進步,逐步站上國際經濟金融舞台。南北戰爭後美國聯邦政府統一全國,經濟金融市場也因此得以長足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20世紀初期,歐洲才是全球主要的工業國家,金融市場及資本市場發達,擁有完善的制度及高度效率,而倫敦當時就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中心所在地。這個時期,倫敦金融業已發展成為最有效率的國際貿易清算機制平台,除了提供大英國協成員國家金融服務外,也同時提供給全球其他貿國家金融貿易服務的需求。

與此同時,倫敦也是世界主要的資本市場資金提供者。一旦倫敦的某家銀行提供國外貸款,當然都會選擇使用英鎊作為貸款計價幣別。於是當大量的國際貸款都使用英鎊計價,自然而然的,其他國家的貨幣機構如中央銀行及大型私人銀行,就會在英國銀行業開立英鎊備用帳戶,以便於做為國際貿易貸款後續的清算之用。各國主要銀行在英國倫敦銀行開立的英鎊清算備用帳戶,就可說是最早期「外匯準備」(Reserve)的雛形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