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入侵

錢幣1_貨幣暗流_圖檔.jpg  

 

相較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遍佈全世界。但不可諱言的,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美國這個新興國家卻是獨領風騷成為全球商品的製造工廠。

相較於18世紀英國統治時期以及1860年代美國內戰期間聯邦軍隊封鎖南方各地港口導致在蘭開夏郡(Lancashire Cotton Famine)恐怖的棉花恐慌時期來說,這大西洋兩岸經濟體的關係愈來愈錯綜複雜而往往糾結在一起。十九世紀結束前25年,毫不諱言的,大英帝國愈來愈依賴從美國大陸進口各式各樣原物料數量遠超過其他英國殖民地進口。美國入侵American Invasion)這個專有名詞是在半世紀前由一位英國記者所創造的,一直到1960年代依舊不絕於耳,此時法國重新喚醒這個警示,不久就家喻戶曉了。法國總統對於美國入侵的無孔不入更是深痛惡決,他認為這是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獨領風騷所形成的囂張的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

1902年倫敦報紙曾經刊出如下的專欄評論:

 

倫敦市一般平民百姓一大早就在美國製造鬧鐘的喧囂之下擾人清夢:他們從美國新英格蘭床單上爬起來、盥洗刮鬍子用的是美國紐約安全刮鬍刀和肥皂泡沫。接著,他們在美國西卡羅萊納州短襪上用力穿上來自美國波士頓的短統靴子、緊緊扣牢美國康乃迪克西裝褲上的吊帶、在上衣口袋細心地放入來自同樣是康乃迪克沃特伯里的袋錶,然後坐下來享用他這一天的早餐早餐結束後,這位市民匆匆忙忙的離開溫暖的家趕赴由美國紐約製造的市區準點電車,電車開往謝佛茲布希(Shepherds Bush,倫敦西區),他接著搭上美國紐約電梯到達美國裝配的鐵路火車到達倫敦市中心。無法避免的,在他的辦公區域內隨處可見美國產品。他進入辦公室一如往昔地坐在來自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椅子上,正前面就是美國密西根辦公桌、在他忙碌的工作時間書信文件使用的是美國雪城(Syracuse)製造的打字機、簽字用的是美國紐約鋼筆(fountain pen)以及美國新英格蘭的吸墨紙。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書信文件歸類後存放在來自美國密西根州大激流城(Grand Rapids)的檔案櫃裡。

 

英國自由黨當時的首相威廉·格萊斯頓(William Gladstone)長久以來就曾預言說,美國即將發揮在商業貿易方面的絕對優勢壓倒英國,東風壓倒西風。他曾經憂心忡忡的表示:伴隨著預示當我們沈醉在快速發展之中,宛如在一場賽馬競逐中高貴悠閒慢跑的馬被一匹黑馬超前了,老大徒傷悲,震撼英國人的心靈,被奉為真知灼見。在1870年時候,根據最具說服力的平均生活評量標準國民總人均產值National Income GDP per capita)英國是25%高於美國。但是緊接著的30年後,無論是在最基本經濟評量標準的經濟生產力以及平均工資水準、國民總值工人均產值等關鍵要素,美國經濟體都以二倍的數率超前英國。其中一項原因就在於每年英國有將近一半的國民儲蓄投資於美國,這項數據顯示投資比率遠高於投資在英國國內,更是數倍高於投資在歐洲大陸國家。即便是每年的投資收入加計在英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之中,但投資本身卻讓美國新經濟體現代化並且以極高速率高速成長。

情勢發展已經有如當頭棒喝,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William Gladstone)無可奈何的提醒說道:這是英國和美國之間經濟動能浪潮的此起彼落,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自由體制下如此大規模且影響深遠的波濤起伏,令人不堪回首話當年。

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十九世紀德國乃至於西方近代史最重要的歷史學家)曾經說道:「歷史如實發生」,判斷過去的歷史得以指導當代世界的未來並以此來說明歷史的演進過程。歷史就像是風吹過小麥田一樣,風行草偃以致於麥田隨風陣陣起伏。

1902年倫敦的新聞評論文章現在看起來似曾相似,只不過打新興市場的美國換成中國罷了。大國的崛起亦如是,十九世紀末美國製造遍佈全球,百年之後中國開放市場百業興旺風風火火,歷史的演進是否又一次的東風壓倒西風值得拭目以待了。

 

「未知亨利的打算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