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消失的銅錢

 

錢幣_宋朝_宋元通寶   

話說兩宋時期的錢慌問題就在於銅錢外流、民間窖藏以及私鑄銅器盛行,這些就是公認造成“錢荒”的直接原因了。宋代“銅禁”除了國家壟斷銅礦的開採及冶煉外,也禁止民間用銅,甚至哪怕是擁有銅器。大規模的銅器收繳在民間屢屢發生。後來鑄錢添加了鉛和錫,又發展出了“鉛禁”和“錫禁”,但都不如“銅禁”嚴厲。北宋時,犯“銅禁”10斤乃至10斤以上者,都要受杖刑,並刺配到千里以外的牢城;南宋為此規定的處罰措施包括:“一兩杖八十,一斤加一等,十五斤不刺面配鄰州本城。”為了徹底斷絕私鑄銅器,甚至有人提議把所有銅匠都拘捕到為官家鑄錢的錢監。後來在執行中,更改為只拘捕違禁的銅匠。

私鑄銅器不僅僅是造成兩宋”錢荒”三大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更彰顯了古今中外人性貪婪的一面。人無橫財不富,無論是販夫走卒、工匠、達官貴人紛紛拿出真本事大賺不義之財。換一個角度來說,倘若私鑄銅器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們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他們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又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那他們立刻腦動大開就敢犯下任何罪刑,甚至是頂著被殺頭的危險。

然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是世人都知道最淺顯的賺錢之道。既然國家禁銅,民間缺銅,藝人工匠就會想辦法籌集銅,並偷偷銷熔了鑄成銅器出售,可以獲取五倍乃至十倍的利潤。宋代的銅鏡據說至今在藏品市場一直賣不出高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年私下鑄造,流傳到今天,因為數量較多,價格也就稀鬆平常了。私鑄行當已經到了氾濫的程度了,民間參與私鑄的人涉及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不僅有普通百姓和鑄工,無獨有偶的是,也有官員和地方豪強,並且多以犯罪集團的形式出現。私鑄工匠往往掌握較熟練的鑄錢技術,選擇在深山僻谷和大江大湖之上,或者直接在官方冶銅工廠附近鑄造,使得官府防不勝防。十分誇張的是,他們利用從國家礦冶銅幣中偷采來的銅料,或者是銷毀銅錢、便宜銅器,將所得之銅料作為部分原料,再進一步混以鉛錫等雜質金屬加以鑄造,因此私鑄銅器、銅幣制成品品質相當低劣。

由此可見,宋代嚴苛的“銅禁”造成的“銅荒”,才是導致“錢荒”的連鎖效應。當時的有識之士知道,銅價高漲宜疏不宜堵,在王安石變法時期,“銅禁”與“錢禁”曾經有所鬆動:例如說規定在繳納一定比例的稅收後,允許民間攜帶銅錢出境;而在國家壟斷原銅生產的基礎上,也放鬆了對銅器鑄造和貿易的限制。可惜這樣的改革開放,隨著變法失敗終究不過是曇花一現, “銅禁”、“錢禁”恢復舊觀。隨後政府管控措施代替了銅價市場自由化,“銅荒”繼續蔓延,“錢荒”變本加厲。

私鑄的盛行,不但是銅器暴利上,也使流通中私鑄劣錢氾濫,朝野上下其手造成了貨幣貶值和社會經濟混亂。到了兩宋時期,缺銅鑄錢已經到了經濟崩潰的地步,朝廷卻是大張旗鼓鑄造劣等錢幣。由於錢慌且價高,銅錢貨幣逐漸減少,民間市面上價值低劣貨幣如私鑄錢幣、四川鐵錢等,造成格雷欣法則所謂的劣幣逐良幣的普遍現象。

為了緩解“錢荒”問題,宋代政府可說是竭盡全力。北宋仁宗時期,在西北地方發行了鐵錢作為民間輔幣之用;北宋徽宗時代戰爭引發社會動盪即將改朝換代,當時的宰相蔡京又極為短視,推行了夾錫錢,含銅只有57.14%,其餘為黑錫和白錫,但他又強迫規定要當兩個銅錢用,事實上是將錢幣變質,貶值了一半多,藉此提高民間的貨幣供給量。此外還發行過諸如“當十”(1文當作10文用)等大錢,明顯公開減重和貶值。譬如說當十錢含銅量只有小銅錢(1文錢)的兩倍多一點,錢面值卻增大了十倍,伴隨著民間交換使用,貨幣供給量就上揚不止十倍了。

如此毫不掩飾的公開作假,只讓民間百姓失去政府的貨幣信心,通貨膨脹也就一發不可收拾。宋徽宗歷史上著名的文藝才子,即使鑄造這些錢上的文字,大多出自宋代名家,書法上佳,錢的成色卻暗中降低,意味著宋代的貨幣體系開始走向窮途末路了。南宋高宗時期也不遑多讓,南宋都城臨安,這個無比富庶繁華之地,也被“錢荒”困擾,改朝換代是不可避免了。

總之,宋代的錢慌即使比唐代鑄造了多幾10倍的銅錢,仍然不夠花。然而,比銅錢外流數量更驚人的還有民間窖藏,消失的銅錢使得錢慌現象雪上加霜。在宋朝境內,大量銅錢則藏于官僚富商以及大戶人家。“錢荒”越盛行,貯藏貨幣風越流行。舉例來說,青州一戶姓麻的人家,祖上庫藏錢有10萬銅錢鉅款,三代都沒有動用,更有大戶人家深埋地下留諸其後的。

實施“銅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民間私鑄錢的氾濫,但其因為政策人為干預導致的民間銅荒衍生為錢慌,最終還是引發了大規模的“錢荒”。因為這使得宋代銅錢在國家壟斷下,其錢面上的名義價值長期低於其鑄造貨幣銅材所擁有的實際價值,成為朝野民間見錢眼開的收藏品,完全失去了貨幣流通、計價功能,基礎貨幣供給長期且普遍的缺乏,使得民間商品貨物滯銷百業蕭條。假如不存在巨大的價差,銅錢供不應求時,民間持有銅錢肯定不會選擇收藏銅幣,而是會將錢幣應用在交易流通採購商品,一旦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商品貿易交換活絡,政府就可以鑄造少量的銅錢獲取更大的稅收了。

中國古代天才何其多,北宋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他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貨幣和醫學,他的貨幣思想主要包括在《錢荒對策》。沈括說:“十室之邑有錢十萬,而聚於一人之家,雖百歲,故十萬也;貿而遷之使人饗十萬之利,遍於十室,則利百萬矣。遷而不已,錢不可勝計。今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減萬緡,使流轉于天下,何患錢之不多也。”

由此可見,沈括已經認識到貨幣流通速度(貨幣周轉次數)對於每屆發行貨幣流通數量的附作用,亦即是,可以為更多的商品流通服務。遍於十室,則利百萬矣,換句話說,貨幣的周轉次數越多,同期流通中所需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這意味著,貨幣的周轉次數與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成反比例變化。遷而不已,錢不可勝計,因而加速貨幣周轉次數可以減少流通對於貨幣的需要量。所以,今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減萬緡,他認為當時最小的城市都有不下萬緡(貫)的錢幣。

最後他的結論是,使流轉于天下,何患錢之不多也,倘若能從貨幣沈澱狀態重返到民間流通領域,這不下萬緡(貫)的錢幣,透過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就不知要發揮多少貨幣的作用,這樣一來,何必再為通貨緊縮、金融緊迫、商品百貨不通而發愁。沈括的這一番話足以令現在經濟學家汗顏,他可是活在千年以前的大宋時代,我們也只能有以天才來形容沈括的精闢見解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