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0年代貿易壁壘的前車之鑑_繁  

  十年過去了,話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只能說是1929年美國金融風暴造成經濟大蕭條的翻版。同樣是盲目式推銷金融商品,金融業一窩蜂的不理性行為,同樣也是一個金融泡沫的警示訊號。就在那時候,幾乎沒有經驗且毫無戒心的美國金融機構蜂擁而入紐約華爾街,紛紛進入這一領域,瘋狂投資各種新金融商品。而最不幸的是,其所造成的結果,幾乎是與2008年次貸危機同樣的悲慘,那就是在紐約金融機構所貸放的可疑貸款急劇增長。

  無可否認,即便這僅僅是金融泡沫已經形成,1930年代在美元取代英鎊的過程中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譬如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和美國聯邦準備系統推動市場興旺的努力等,讓美元走出國境。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與政治學教授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在他所寫的《囂張的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書,更是明確的提到,我們也可以就現在時下的情況作一個相對比較:將英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受道的衝擊替換成為美國現在的長期預算赤字;另外,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建立紐約貿易承兌匯票市場的努力替換為中國即將把上海打造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努力。這樣的對比之下,很明顯的看出來人民幣在現階段所取得的優勢地位,正彷彿是美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國際貿易市場上所占有的優越情勢,人民幣正逐漸地浮出全球貨幣舞台一展身手。是可忍,熟不可忍,這一次美國終於又出手了,一場跨世紀的貿易戰爭浮出水面,只是除了傳統商品的進口稅外,如今的貿易戰更具現代科技戰爭型態,晶片、5G等高科技商品也加入戰場了。

人民幣取代美元或許並不是現在所有人的預期想法,但在反駁這種可能性之前,我們不妨冷靜的回想一下,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貨幣金融的這段歷史做為借鏡了。

雖然美元在金融領域及國際貿易不斷擴張,但最終卻還是一場徒勞無功的努力。「喧囂的20年代」金融大泡沫的形成,很快便被戳破了。接著引來了1929年的美國“大蕭條”。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經濟大蕭條,全球金融貿易領域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其破壞威力波及到了每ㄧ個國家。

話說30年代隨著大蕭條之後,美國的國內產出和消費的急劇下滑,國際貿易交流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萎縮。但是除此之外,由於全球消費力道大幅下滑,各國政府紛紛不遺餘力的提高關稅,減少貿易配額,用以壓制剩餘的需求。在束手無策之下,各各國家高舉著貿易保護主義大旗與鄰為豁,築起貿易壁壘,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他們不得不運用貿易保護政策將消費轉向國內生產的產品。

危機風暴核心就在美國,導致商品及糧食價格持續不斷的下跌,東部沿海地區的輕工業從業商人聯手農場地主,共同推動《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著名的關稅保護法案,並在國會通過。而接著在地球表面的另一邊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則大肆宣傳他在1919年出版的暢銷書《和平的經濟後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中所描述的全球化優勢。

同樣的在無其他更好對策的情況下,1931年凱恩斯建議英國政府實施全面關稅,以此作為拉動國內產品消費的最後手段,而這結果使得1932年的普通關稅法案立法通過,從此打響了歐洲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第一槍。不甘於屈居人後的德國,不願自己的進出口貿易居於劣勢,也實施與之相對應的關稅保護措施。緊接著,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的採取行動,例如荷蘭將進口稅上調25%,放棄了傳統的自由貿易政策。

由於全球消費急速的冷凍,各國不約而同紛紛采取此類措施。1929~1932年,全球初級半成品和制成品的生產一下子就掉了20%,相對應的國際貿易總量也下降了36%。如此一來,在國際貿易融資和貨幣結算方面,對美元的需求也就相應地出現下滑,才剛建立威信的美元國際貿易市場,立即受到嚴重的衝擊。風暴過後,伊爾斯•明茲(Ilse Mintz)統計1930年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風暴的影響包括美國商業活動的退潮、1930年建立的關稅壁壘限制及海外投資潮的衰退,美國對外支付美元債務由1929年的74億美元,大幅衰退到1932年的24億美元,整體下降了67%,美國經濟金融貿易活動幾乎是到了停滯狀態。

在此同時,長期國外貸款的崩潰甚至更為劇烈。美國投資者所持的新的長期外債支付所得到的利息與到其本金,從高峰時期1927年和1928年的每年12億美元降至谷底1931年的不足2億美元,其中在1932年更是只有區區70萬美元。甚至,許多在美國發行的海外債券,都已經是無法支付本金和利息而違約成為壁紙了。由於國際貿易急速冷凍,海外進出口商人不再使用美元購買美國商品,美元的需求頓時消失,所以他們也就不願意再將所持的餘額存在紐約的銀行,美元的國際化普遍性地位,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192910月紐約股票市場崩盤僅僅是最後一根稻草罷了,然而,1929年美國「大蕭條」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嚴重的破壞力,主要的關鍵就在於「銀行體系的嚴重崩壞以及美元過去信心已喪失殆盡」。過去美國銀行業不僅為外國政府和企業提供貸款,而且同時還為本國當地的公司、農場主和自治州市提供貸款。而今,它們發現所有這些投資形同泡沫都已成為違約呆帳與壞帳,緊接著,骨牌效應如影隨形演變成為全球金融風暴,一發不可收拾。而後隨著銀行資產負債表情況的惡化,最壞的情況還是避免不了,存款戶紛紛湧向銀行,以取回自己的存款,寧願藏在自己家裡的床底下,銀行大規模擠兌就這樣的隨處發生了。

第一波銀行擠兌潮就爆發在1930年的最後幾個月裡。在這一波擠兌潮風暴核心,大多都與位於田納西州首府納許維爾市(Nashville, Tennessee)的投資公司考德威爾公司(Caldwell and Company)有關。該公司以控股方式掌控著南方最大的連鎖銀行,而所有這些銀行都為考德威爾公司或其附屬公司所有,或由與該公司創建者羅傑斯·考德維爾(Rogers Caldwell)有私人關系的人所擁有和運營的金融機構。考德維爾的地位和影響力,就像是20世紀80年代J.P.摩根馳騁華爾街的“垃圾債券大王”的麥克·米爾肯(Michael Milken)一樣。考德維爾和米爾肯都是當時年代美國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

羅傑·考德維爾的父親詹姆斯·考德維爾是在1870年來到納許維爾,為一家雜貨批發商店工作。由於一整天都沒有賣出一擔狗尾草種子(狗尾草可用作馬飼料),詹姆斯便收購了該市所有的狗尾草種子,然後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奇貨可居,最後價格翻倍大賺了第一桶金。從此之後,熟悉市場的運作,他開始一步步進入保險和銀行業。子承父業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他的兒子羅傑考德維爾也進入銀行業,而且他的運營同樣投入到非常投機且充滿風險的金融工具中。年紀輕輕27歲的考德維爾即在1917年創建了考德威爾公司(Caldwell and Company),大膽的承銷南方自治州市的垃圾債券,並將這些債券賣給散戶。

對考德維爾的銀行來說,南方自治州市政府是其最主要的客戶,而他的銀行就是這些自治州市的債券承銷商了。由於,客戶群太過集中,1930年時當這些自治州市在陷入金融危機之後,考德維爾的銀行也連帶的陷入了危機。覆巢底下無完卵,金融危機一旦發生,即便是沒有考德維爾這位投機銀行家,也會出現另外一個人做同樣投機的金融投資工具而釀禍。經濟狀況的惡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銀行問題,這就是金融風暴的威力,無處不在且很難避免。

到1931年,銀行擠兌事件在美國各地不斷上演。緊接著,全球金融業也無可避免,紛紛發生流動性問題導致存款戶喪失信心,阿根廷、墨西哥、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埃及、土耳其和英國等如同瘟疫般也都發生了銀行恐慌擠兌。哪裡有銀行,哪裡就有恐慌的存款戶排隊領取現金,全球幾乎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幸免於難。各個國家發生危機的原因不同,但就這樣的全球危機而言,其結果都是相同,那就是民眾恐慌,瘋狂跑到銀行擠兌。有的是由政府挽救危機行動失敗而促成的,而有的剛好是因為政府的挽救危機行動而變得更加惡化,問題同樣嚴重且一發不可收拾。

例如在英國,當政府官員為銀行提供緊急資金援助時,他們很自然的發出了這樣的訊息,那就是他們更強調的是金融體系的穩定而不重視貨幣的穩定。面對新的美國競爭對手的壓力,大蕭條之前,英格蘭銀行以特別優惠條件向德國出口商提供貿易信貸(credit lines),以強化英鎊的貨幣競爭力。而如今全球金融風暴鋪天蓋地襲來,隨著金融危機逐漸蔓延到德國,柏林德意志銀行凍結債務償付,形同德國政府違約,英格蘭銀行的流動性立即窒息。

對於倫敦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說,這毫無疑問的會形成一個資金缺口,而同樣的對英國英格蘭銀行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來說,也是如此。在其他情況下,英格蘭銀行會通過提高利率吸引國外資金,以避免外國投資人將英鎊兌換成黃金,造成英國國家黃金準備流出國外的損失。但英格蘭銀行認知到,高利率會使得銀行的運營成本大幅增加,讓已經資金嚴重缺乏的銀行業來說將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英格蘭銀行拒絕採取緊縮貨幣政策,給予銀行業提供充沛的流動性。然而金融市場上那些持續追蹤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動向的投資人,很快就發現英鎊貨幣即將貶值的跡象。

基於貨幣保值的本能,但也不排除有些是投機客們,就在英鎊貶值之前,他們接踵而至紛紛將他們在英國的資金轉移出來轉換成為其他外國貨幣,存到國外金融機構。英格蘭銀行保持著既有獨立且嚴守紀律的傳統,依然堅持其不對市場干預的策略。除了1930年7月下旬兩次小幅上調利率外,它戮力抵抗住了金融市場英鎊貶值的壓力,並未再通過利率手段來捍衛英鎊匯率。接著,9月20日,英國不得不宣布放棄黃金本位制並允許英鎊貶值。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顯然是為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這是一個無可避免的決定,但英鎊對黃金的貶值也讓英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了,金融市場對於英鎊的信心開始動搖了。

 

英鎊的反彈

 

  英鎊的貶值激起了人們對美元是否安全的疑問,並導致金融壓力轉向紐約。不僅私人投資者,而且中央銀行也都紛紛將其所持的美元在第一時間轉換為黃金,而這時候,法國、比利時、瑞士、瑞典和荷蘭的中央銀行衝在最前面。9月21日,也就是英鎊貶值後的第一個營業日,美元兌換黃金拉開了序幕。兩周之後,為捍衛美元,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將其貼現率上調整整1個百分點。一周後,再次上調貼現率,同樣是1個百分點。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以如此幅度上調利率,這在聯邦準備系統短短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堅決捍衛下,英鎊對美元匯率在一周內從4.86美元降至3.75美元。到1931年12月,又降至3.25美元。一向昂貴的英國出口商品如今也變得便宜起來了。在投機者看來,3.25美元是最低位,之後英鎊匯率只會上升。而事實也是如此,英鎊匯率開始適度恢復。由於在支持經濟方面不再受限制,所以英格蘭銀行將貼現率降至2%,此即所謂的“低息貨幣”政策。後來,這一模式也成為其他國家所選擇的逃跑路線,先是英國聯邦國家及英國的其他貿易夥伴,之後是美國,其於1933年宣布放棄黃金本位制,最後是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瑞士,它們都是“黃金本位國家集團”的成員。上述4國在經過種種努力之後,最終在1935~1936年先後放棄黃金本位制,脫離該國貨幣與黃金掛勾的箝制,以避免投資人擠兌黃金,引發黃金儲備的流失風險。

  由於國際貿易量減少了,外國金融及貿易貸款也減少了,捍衛匯率穩定的承諾減少了,所以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幣的需求也就相應地降低了。當政府和中央銀行尋求影響市場結果時,它們現在更願意收緊控制外匯市場穩定匯率,而不是買入或賣出外匯。這一策略上的變化可以讓它們大幅減少自己所持的外匯數量。

在英國放棄黃金本位制之前,在倫敦持有英鎊準備的比利時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of Belgium)曾問英格蘭銀行,英鎊有沒有貶值的危險。英格蘭銀行的回答是,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利時國民銀行現在不僅拋售英鎊,而且為防萬一,還拋售美元。法蘭西銀行(Bank of France)和其他央行亦是如此。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元和英鎊作為準備貨幣的重要性已經下降,而在各國央行賣出的外幣中,美元占多數。

到1931年末,在全球剩餘外匯儲備中,美元占40%,而英鎊則占近50%。這一結果看起來似乎有些奇怪,因為美國聯邦準備銀行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捍衛美元,而英格蘭銀行護衛銀行體系,對英鎊則未采取同樣捍衛措施。但是美國的蕭條更嚴重,持續時間也更長,因此,投資人對於美元的信心也就更脆弱了。受到英鎊貶值的幫助,英國經濟在1932年初就開始恢復,而直到一年之後,美國經濟才開始走出低谷。與英國相比,美國貿易所受的衝擊更為嚴重,紐約承兌匯票業務的萎縮也更就為明顯。

這也就是說,英鎊之所以能夠重獲國際主導貨幣地位,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英聯邦和大英帝國成員國家,已經習慣將外匯準備儲存在倫敦。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大英聯邦國家來說,這樣做是符合經濟和政治邏輯的,同樣也是一種政治團結的表現。而對於大英帝國成員國來說,這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義務。殖民地會按照外國辦公室或殖民辦公室的指令去做。由於美國缺少這樣一種帝國主義特權,所以,當危機真正發生時,美元並未獲得同樣的國際支持。

  但在20世紀30年代,由於各種國際交易都已陷入不景氣狀態,而且當時是政治主導經濟,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國際貨幣博弈舞台的主角已經更換了。人們很容易忽略美元已經和英鎊並駕齊驅,成為國際主導貨幣的現實。然而,就在國際貨幣博弈舞台進入了決定性的時刻,緊接著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走進一個不可逆轉且不可改變的事實,前車之鑑在政治、經濟上邁向了美國霸權時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