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9.標題.繁體.760.300.jpg

貨幣的假象

 

當美國次貸風暴衍生出來的金融危機,Fed持續量化寬鬆政策,令人驚訝的是,QE量化寬鬆瘋狂地印鈔票,Fed的資產負債表氾濫成災,自從20078月的8,690億美元至QE結束已經超過4兆美元,成長幅度高達5倍之多。

前面提到,傳統貨幣銀行學所說的貨幣供給額M2是由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的總和(M2=基礎貨幣+貨幣乘數),但是,現今的信用貨幣體制已經變得很不一樣了,銀行除了信貸創造貨幣乘數外,中央銀行可以隨意創造準備金貨幣(印鈔票),美其名為量化寬鬆,以致於,現在的貨幣供給額M2就必須加上中央銀行量化寬鬆的變數,M2=(貨幣基礎*貨幣乘數)+量化寬鬆。

因此,當Fed不斷的發行鈔票(基礎貨幣),伴著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果(重力加速度),貨幣供給量也就隨之擴大了。至20142月底為止,根據Fed的資料顯示,貨幣供給量達到了11.15兆美元,占全球貨幣供給量55兆美元的5分之一,成長驚人。

隨著量化寬鬆改善美國實體經濟後,其他主要的的經濟體,如歐元區、日元等國際貨幣國家,也都紛紛仿效Fed的政策,推出歐元、日元版本的量化寬鬆政策,這時候,政府硬塞給我們便宜穩定的資金,那還不投資才是傻瓜。於是乎一場全球金融投資盛宴開始了!

然而,無獨有偶地,過去幾年的美歐國家量化寬鬆,中國應對美國次貸危機放寬貨幣政策,並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策施,同樣的造成資金氾濫的後座力,信貸擴張的苦果,以至於危機重重。如果我們說,美國量化寬鬆就如同鋪天蓋地的地下湖泊,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溶洞內靜靜地潛伏的資金暗流,那麼中國影子銀行和地方政府債務像似涓涓細流在中國金融體系佈下密網如織的地下暗流,中國金融環境裡的影子銀行和地方政府債務就如同悶燒鍋裡的肉丸子”隨時都會燒糊、散架的時刻,也不禁令人不由的捏了一把冷汗。

然而,全球多年來在寬鬆管制的市場環境,政府採取任何措施注入(導入)資金給自己並遍佈全球,這樣的資金暗流四處橫流將勢必處於難以控制的處境。反之亦然,當Fed 執行QE”削減購債計畫”並且釋出升息的預期時,驚慌失措的貨幣暗流(熱錢)蜂擁而至,又回到美歐日先進國家尋求避風港,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如出一轍。更不用說2015年底或2016年初Fed不斷的提醒著世人:即將升息了

事實上,升息有沒有負面影響呢?我們只要看看最近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通貨緊縮壓力就明白了,尤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努力去槓桿化捍衛金融市場穩定以及避免金融市場和不動產泡沫化。答案已然呼之欲出了,一再地延緩升息只是把貨幣暗流這隻洪水猛獸託付給華爾街銀行家的手中,任其侵門踏戶如入無人之境。

不幸的是,新興市場債務的擔保價值以及(收入)貿易收支淨利卻不斷的萎縮,以致於物價調整過後實質的債務承擔不斷的上揚。當債務變壞、衰弱的銀行體系,強制性資產清算使得資產價值進一步調降,令人頭疼。費雪早在1933年就已經發表文章提到如此螺旋性的通貨緊縮的過程,如何轉化成經濟不景氣的地雷。

費雪之言事實上並非危言聳聽的,美國實施QE政策對於全球各國尤其新興國家而言,其熱錢氾濫有如潮水蜂擁而入,如入無人之境更難以阻擋,在導致匯率不斷升值的同時,也帶動了股市及房市一片繁榮假象,陷入了費雪所說的”貨幣的假象”(money illusion),歡樂的氣氛很容易令人忽視危機的存在。費雪在1928年寫的一本書提出貨幣的假象一詞,人們往往只看貨幣名義上的價值,而不看實質上的價值。

他告訴人們說,無論是通漲或通縮,任何整體物價水準的變動都是邪惡的,因為一旦物價變動都會導致人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換句話說,金錢的面額數字(名目價值)常被人們誤認為其購買力(實際價值)。例如,在台灣薪資增加而感到小確幸,但殊不知薪資上揚的幅度如果與通膨的幅度相等(或是遠遠落後於房地產上揚)就抵消了,那麼薪資小幅增加就只是幻覺而已了。

在此一狀況之下,如今美國已經是弓在弦上了,升息無法避免, Fed的貨幣政策對其他各國造成的衝擊,較2008年的金融風暴將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Fed貨幣政策的退場機制何去何從?的確值得我們重視並加以觀察。

根據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著名方程式貨幣供給量(MS)乘以速率(V, 貨幣在市場流通的數度。MS*Voutput*p)等於生產乘以價格,最重要的觀點或許是在,他解釋了如何改變速率和價格可能會影響到實質利率與名目利率的偏移(差異)。在如此的作用之下,即便它們並沒有影響到長期生產,但貨幣的力量可能產生景氣過熱和泡沫爆破的疑慮。這也正是美國經濟學家、貨幣主義大師米爾頓·費里曼(Milton Friedman)現代貨幣數量論的中心思想。

然而,那是費雪為現代貨幣經濟學鋪陳了許多的基礎架構;凱恩斯推崇費雪說是他的理論最早的祖先。換句話說,凱恩斯傳承了費雪提出貨幣力量和貨幣政策,指出貨幣是如何影響到實質經濟的理論。事實上,英國和美國二位貨幣大師,他們兩個在1912年第一次見面相見歡,相處融洽愉快。

在往後的30年,費雪在經濟金融領域建立許多著名的理論概念。

無獨有偶,早在中國戰國時期(西元前500年)老子就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貨幣猶如有德行的人一般就應該像水一樣,做為貨幣,像水一樣,能適應任何環境,滋潤萬物而不爭高下,這就是道。費雪的阿爾卑斯山雪水和湖水的景觀似乎存在著異曲同工之妙。

倘若真正瞭解費雪的生平,從小貧困命運坎坷,奮發圖強一心想在學術殿堂佔有一席之地,追求名利和財富早就是他一生的志向。因此,他研究貨幣金融水到渠成的事情,更至是一條不歸路。所謂阿爾卑斯山雪水和湖水的景觀啟發了費雪的貨幣理論架構,在我看來這或許僅是為了描寫費雪天降奇才看見別人無法預見的異象(vision),極有可能是嘩眾取寵、牽強附會之說吧。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