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心插柳柳成陰

清明上河圖_檢意圖1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為川陝宣輔副使,擁兵超過十萬,鎮守南宋西北邊疆,成為南宋西北邊境的軍政大員了。在政和元年(西元1111),吳玠“以良家子”入伍從軍,隸屬于涇原軍(方鎮名,治所在今甘肅省平涼)。他由一個水洛城讀書人參軍,戎馬一生中,仍堅持讀書學習,尤其偏愛史書,鑽研兵法,視野開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在陝西與金軍作戰十餘年,建立了卓越功勳。他和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及嶽飛並駕齊驅,號稱大宋五大帥,戰場上殺敵建功不在話下,即便是財政軍需的操作能力也是一流的。

吳玠在當地發行臨時的紙幣「銀會子」,銀會子表面上是以白銀為單位的,而且是銀本制的紙幣,實際上他壓根就沒有允許兌換白銀,而是和四川本地的紙幣形成比價關係。但是他現在當務之急卻是幾萬的軍馬駐紮此地,最需要的就是糧餉了。吳玠為了整軍備武,他在當地發行臨時的紙幣「銀會子」,作為軍餉用途。

顯然,銀會子純粹是為了軍用而發行的,更狹義的說法,以銀為本的河池銀會子說是一種世界上最早的「軍用券」也不為過了。那麼當時吳玠為何選擇以銀為本?其實,宋朝的貨幣雖然複雜又多樣化,但主要還是銅錢是銅本位制,白銀並不是流通貨幣,民間一般把白銀當作貴金屬,做為器物、首飾。宋朝時銅錢的基本單位為「緡」(緡與貫通用)和「文」,一貫相當於1,000文,但這是僅是朝廷官制,標準兌換價。因此,許多學者在討論古代貨幣時,通常會有這樣的假設: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然而到後來,為了提供戰爭後勤所需,擴大鑄造錢幣規模,就開始出現過800文當作一貫來使用,接著還有「折二錢」、「當三錢」等,可想而知,錢幣的價值變薄,民間物價變高,等於是變相的通貨膨脹了。宋朝末年蔡京主政時,更是出現過「當十錢」,顧名思義,也就是說拿一錢當作十錢來用,金屬貨幣的實際價值已然失去意義了,但這時候是北宋已到了窮途末路,貨幣制度上的混亂時期。

白銀與銅錢的11的兌換價格就逐步上升,從每兩1貫持續上漲到23貫。緊接著南宋時期,由於錢引的超額發行,造成銅、鐵錢兌換的混亂,已經損及貨幣信心了,因而計價標準逐漸提升白銀的份量,民間開始使用白銀計量民間多種重要商品,例如政府專賣的茶葉、鹽、白米等。北宋時期,黃金、白銀等自然貴金屬,僅作為貨幣的兌換標準,白銀作為官銀,由政府徵收分發稅收、軍餉,可兌換成銅錢流通,但是直接兌換成民間商品的記載並不常見。

但是到了南宋初期,「以銀計價」的記載就明顯的增加了,南宋初期戰爭頻傳,對馬的需求與時遽增,馬市交易盛況空前,無可避免的馬的價值大幅提升了。中國產馬地主要是蒙古地區,燕雲以北地區,河套地區和隴西河西地區,基本在長城附近。退守在秦嶺淮河的南宋,沒有燕雲十六州缺馬成為了切膚之痛。史料記載,紹興七年(1137年)「馬必四尺二吋以上乃是之,其值為銀四十兩,每高一吋增銀十兩,有至六七十兩者」,由此可知,白銀的貨幣地位,除了民生經濟方面作為商品的比價外,在官方軍需計價方面也有重大的影響了。「以銀計價」成為吳玠發行紙幣不得不做的選項,以白銀為本不僅僅是提振銀會子發行的信心,也可保證他的貨幣政策可以一舉成功。

銀會子是由吳玠統率的右護軍發行的,直到兩年後紹興十年吳玠去世,依照朝廷的意願,才收歸四川的地方官府發行。吳玠創始「以銀計價」的紙幣,最初是小規模的私自印製,朝廷收歸國有後,發現銀會子的發行順應時代潮流,同時又開創了新財源,不由得心動,就拿來自己印製發行了。銀會子每年換屆一次,造新換舊,紹興十七年七月,改在大安軍(今陝西勉縣西南)印製發行時,改為「再歲一易」,亦即是改成兩年發行一屆。

到了南宋孝宗幹道四年(1168年)又增印一錢銀券3萬紙,除了擴大規模外,並擴大行用於文州(今甘肅文縣)。到南宋甯宗初(1194年)年,「每二年印給六十一萬餘紙,共折川錢引十五萬緡」,這時候銀會子的發行量已達到每年年印製61萬紙,相當於四川錢引15萬緡(貫,此時銀會子兌四川錢引仍舊是41)。銀會子的發行順暢穩定,除了反映了宋朝白銀貨幣流動性逐漸增強外,白銀也在作為皇帝的賞賜及官員、兵士俸祿的一部分,商業流通中有時也使用白銀,但主要還是與黃金、珠寶同列,成為象徵性的貴金屬價值,民間一般不會直接與商品兌換使用,並沒有真正進入貨幣行列。

銀會子流通區域始終只限於關外地區,也反映了當時白銀的貨幣性能不強。銀會子雖是銀本位制「以銀計價」的紙幣,但川陝並不產銀,實質上是無中生有的,它就是用來統籌軍餉,因此,並不能直接拿來與官府兌換白銀,是「不蓄本金」(沒有提存白銀作為貨幣儲備)虛的銀本制,一錢、半錢只作為銀會子的幣值的符號罷了。過了不久,南宋孝宗幹道六年(1170年),當時官員就說「銀價增貴,見錢幣出。以銀代錢,無往不可。」民間對於白銀有信心,說明了白銀與銅錢之間,已經是愈來愈難分彼此了,宋朝過往的「以錢計價」之外,進一步走到「以銀計價」,至此以是水到渠成了。

無心插柳柳成陰,意想不到的結果,讓吳玠開創了歷史上最早銀本位制紙幣的「銀會子」,在中國貨幣史上的影響重大,除此之外,他更成為白銀貨幣化的先驅。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