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標題.繁體.760.300

最終貸款人

 

兩相比較之下,同樣是霸林銀行危機,1890年與1995年的風暴之間的情況有何不同呢?當在1890年時,英格蘭銀行第一次真實地承擔中央銀行「最終貸款者」的角色,無論是銀行高層或是整體金融界都體認到,堅持做到任何商業銀行都要能避免停業或倒閉的地步,最重要的是建立英格蘭銀行的信譽與堅強的信心,它必須是一個可信賴的「最終貸款者」的角色。最終救援行動完滿達成,成為後世中央銀行救援行動的最佳範例。

相反的,1995年的國際金融環境已經有了重大改變,英格蘭銀行傳統信譽所在,它也希望承擔最終貸款者的角色,但事與願違,難以解決的問題油然而生。國際金融環境經過百年的進化,市場上始終存在著投機者的大膽行動,英格蘭銀行行長當時最擔心的是,國際金融市場上各類新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氾濫,而投機者瘋狂的投入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始終不穩定。他也深刻瞭解到,過去的案例,包括加州橘郡(Orange County, California)、寶鹼公司等(Proctor and Gamble)、信用與商業銀行(Bank of Credit and Commerce)等金融機構都因為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不當,而產生重大的損失。

即便是到了21世紀年代,全球金融監理制度已經有過大幅度的改善,然而,2008年美國房地產連結衍生性金融商品照樣引爆金融風暴,烽火遍佈全球。

事實已經很明顯了,由於衍生性商品的複雜性與多樣性,1995年霸林銀行操作的損失難以估計根本無從救援;另外,這家銀行在國際間的規模又不是「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不至於發生全球系統性金融危機。夜長夢多,沒多久英格蘭銀行的救援行動逐漸顯出疲態,銀行團也開始縮手,最後的結果是,霸林銀行遭受到損失超過8.27億英鎊,而成立超過230年的銀行最終還是倒閉了。

伴隨著貨幣歷史演變,霸林銀行擁有的信譽不可能保證本身的生存條件,在現代全球金融環境的競技,適者生存,獲勝的權力將屬於更大型的金融機構,而不是破產者。

相較於18世紀英國統治時期以及1860年代美國內戰期間聯邦軍隊封鎖南方各地港口導致在蘭開夏郡(Lancashire Cotton Famine)恐怖的棉花恐慌時期來說,這大西洋兩岸經濟體的關係愈來愈錯綜複雜而往往糾結在一起。十九世紀結束前25年,毫不諱言的,大英帝國愈來愈依賴從美國大陸進口各式各樣原物料數量遠超過其他英國殖民地進口。

但是北美洲的發展趨勢很不一樣,他們另闢蹊徑成為二十世紀最時尚的金融遊戲。在二十世紀初期,北美洲大型企業客戶資本募集是美國華爾街私人銀行家們的最愛,包括債券及股票包銷及發行等首次發行業務,這是當時最夯且最前衛的私人銀行生意,稱之為「承銷業務」(Underwriting Businesses),亦即是企業首次公開募集(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s)股票或發行債券業務。這是美國資本主義創造的基石,這才是華爾街成為真正的投資銀行家的本事。

承銷是一項極短期風險精準計算但獲利豐厚的金融業務。大型企業為了擴展業務,募集資本(或增資新股)或發行債務憑證(公司債),私人銀行家必須預先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營運預期,他們承擔風險就含括了以包銷方式全數買入該企業所募集或發行的證券,然後,在這企業轉型之前盡快出脫所有證券給對該企業未來前景看好的投資大眾,一旦無法順利出脫,他們就必須自行買入,不但會承受到證券價格的波動損益,而且私人銀行的資本也會受到凍結,不利於資金的流動性。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任何人想要一夜致富除了買彩券、搶銀行外,最具戲劇性的大富翁遊戲就在於企業上市,上市股東們獲得富豪俱樂部門票消息在全球媒體和金融市場還不斷的加油添醋火上添油。

以百度為例,百度在20116月份時市值為3.06億美元。2013年底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百度持有的股票市值變為17.5億美元。上市後,該公司普通員工也能分享到企業成長的價值。除了高級管理階層及董事們外的一般管理層與員工持有公司股權2.3%左右,可以從公司上市分享到0.73億美元的財富,個個鍍金燙銀荷包滿滿,一夜致富的故事響徹雲霄。

2014年,阿里巴巴和馬雲則更是成為傳奇中的傳奇。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承銷商們行使了超額配售權,使之正式以融資額250億美元的規模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IPO。馬雲持有阿里巴巴8.8%股份。即便是去掉了由馬雲的慈善組織SymAsia Foundation控制的1.5%股權後,依照1748億美元估值計算,馬雲在該公司的權益對應的估值為128億美元。此外,馬雲還佔股支付寶母公司小微金服的比例不超過7.3%,它是獨立於阿里巴巴集團之外,然而金融業界普遍認為這部分資產上市估值不會低於阿里巴巴集團,由此可得,馬雲的財富將是阿里持股的雙倍即256億美元,一舉成為大陸的首富。

私人銀行做為有價證券承銷機構,是介於企業與投資人之間,評估好的企業,確認有興趣的投資人,然後,從中賺取承銷手續費或銷售利益,由於一般大型企業的募集資本或發行債券的金額往往都很大,因此,這樣短期風險的承擔獲利也就相對豐厚了。若是在經濟起飛時期,企業取得了資本後,業務擴張順利、經營規模擴大,最終得以獲利提升;而買入證券投資人方面,從企業的獲利提升後,股票價格上揚,從中也能得到更高利益。在經濟起飛時總是三方得利的完美安排,反之,當經濟急轉直下,市場資金窒息,投資人頓時恐慌失措,在經濟蕭條時期,承銷商所包銷的證券只能持有在手上無法出脫,資金壓力與流動性都是極大損害。

經濟恐慌情況雖然發生機率相當小,但如像1893年美國股災、1930年全球大蕭條或是2007年次貸危機的全球經濟大恐慌,無論是私人銀行承銷商或是投資人的損害都是無法倖免的。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