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歇爾計畫

 插圖C_貨幣案流金濤銀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與日本遭受嚴重的戰火破壞,幾乎已是瀕臨崩潰的經濟體,極度需要進口民生物資,如食物、燃煤以穩定社會體制,遭受破壞的經濟生產力也需要資本重建。以過去德國為例,1930年代當他們嚴重缺乏資金時,通常會採取外匯管制以防止資金外流,接著下一步更嚴重的就是全面經濟管制及提高關稅建築貿易壁壘。在當時戰前的全球不景氣期間,各國紛紛採取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換句話說,各國相繼撐起貿易保護傘,只管自己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如此一來,造成種種經濟上的歧視政策,也帶來了國際貿易戰,各國之間的貿易上的矛盾與衝突也會更加嚴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的話,這將嚴重的影響到美國的利益,美國政府官員及一些有志之士深知這樣的嚴重性,對於才剛取得全球經濟及貨幣霸權的美國來說,這也是無法接受的事實。當然在所有重建中,美國無疑地想要扮演著最重要的"救世主"角色,這是因為無論是戰後勝利的同盟國家或是戰敗的軸心國家,除了美國以外,全部都在戰火的摧殘下,百廢待興。而在當時,國際經濟秩序的重建時,國際金融秩序的重建更是重中之重,若是沒有國際之間通用貨幣(明白的說就只有是美金了),那麼國際貿易往來與重建資源的兌換計價,一切的一切都將成為海市蜃樓了。

而對美國來說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面對情況的最大不同,就是冷戰的開始。美國政府中的很多人士對蘇聯行動的懷疑情緒正日漸加深,預言了未來世界的兩極化格局,也就是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陣營,另一個以蘇聯為主體的共產勢利,新的理論針對蘇聯的遏制政策成為主流思想。國際間的合縱連橫策略思維逐漸興起,這也就是其中的合縱策略合眾弱以防一強」,聯合多個國力較弱的國家一起對付一個國力較強的國家。就以當時的國際情勢而言,合縱的策略所針對的目標,當然就是蘇聯為主體的共產勢力了

反應這些事實後,美國政府推出了針對歐洲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及對日本的道奇計畫」(Dodge Plan),計畫的名稱來自於美國國務卿馬歇爾。而道奇是當時的底特律銀行總裁,雖然道奇計畫並不如馬歇爾計畫出名,但對國際貿易發展及後來的影響力而言,並不輸於馬歇爾計畫。

1947年夏天,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在哈佛大學發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應如何援助歐洲各國經濟復興之演說時所提出的經濟援助計畫,他指出:「美國須盡可能幫助這個世界回復正常且健康的經濟環境。當經濟缺乏健康時,就不能有政治的安定與確實的和平。我們的政策不是為反對任何國家或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飢餓、貧窮、失望和擾亂。」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任方元 的頭像
    任方元

    上善若水任方圓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