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歐洲復興計畫

 貨幣暗流_編輯9  

1947年夏天,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在哈佛大學發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應如何援助歐洲各國經濟復興之演說時所提出的經濟援助計畫。馬歇爾的演說深具說服力,立即獲得國會的支持。

19477月馬歇爾計畫正式啟動起,第一年就順利的吸收美國大約10分之1的聯邦預算。直到1951年為止,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EC,也就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前身,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馬歇爾出身軍事世家,父親在內戰期間屬於南軍肯塔基州奧古斯塔市的國民兵,長大後的馬歇爾則也是一生軍旅生涯。到了1947年時,依靠戰績累積了他個人的聲望,已是當時最具信賴的政治與軍事家了。面對國會的質詢時,他從不諱言表達自己的人生哲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同樣哲理,他積極推動以犧牲小我的精神幫助歐洲脫離戰後的廢墟,將歐洲拉近西方陣營完成大我。道奇,則是與克萊斯勒出產的道奇汽車同名,他是一位銀行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歐洲法蘭克福及柏林任職,擔任美國政府位於歐洲戰場總司令艾森豪將軍的財務顧問。之後,移居日本。以他這樣背景,正好可以將他在德國的經驗移植到日本的復興計畫。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對歐洲的重建多是以贈款 (grant) 方式,而不是以貸款(loan)方式為之,對歐洲的經濟復甦幫助很大。馬歇爾計畫的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美國在歐洲國家的政策,透過由該計畫的執行,從而能在歐洲地區釋出大量的美元,讓美元在布雷頓協議之後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國際貨幣,美元深入歐洲且遍佈全球,馬歇爾計畫是最重要的關鍵。

此外,透過這些貿易及各項援助的進行(包括對日本及日後對台灣的美援),美國的商品能大量的輸往世界各國的市場,因此在1950年代,美國一直都能享有巨額的國際貿易收支盈餘,這對於美元強勢地位得以確保,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這並非言過其實,甚至有經濟學家坦言,美元確立為國際貨幣系統的轉捩點,並非為布雷頓森林協約,而是馬歇爾計畫中的固定匯率標準制。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無心插柳之下,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及歐元單一貨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積極地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這個歷史的關鍵因素,最後促成歐元的誕生,應該是馬歇爾當初所始料所未及的了。

為了累積儲備做為進口貿易的支付,國家必須維持國際收支盈餘,1940年代對於歐洲及日本來說就是天方夜譚。另一方面國際收支盈餘國家必須借出多餘盈餘或是進行海外投資,以維護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就如同美國的馬歇爾計畫一般。

如果做個比較的話,當代中國正如同1940年代的美國,擁有強大的國際收支盈餘,同時也企圖讓人民幣國際化。就是為了讓其他國家可以取得人民幣,中國必須借出多餘的盈餘或是進行海外投資,使得人民幣遍佈全球,這是貨幣國際化的必經之途。而且這也是中國財經官員以歷史為鏡,大傷腦筋的難題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