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聞紙色變

 插圖A_貨幣案流金濤銀浪  

《管子》說得好,錢之所以有價值,乃君王重之。換句話說,假若政府不信任自己發行的錢幣,又怎能穩定其價值?大明寶鈔的發行基本上是政府發行並強制流通的不兌換紙幣,只允許民眾持黃金、白銀向政府交換紙鈔,同時,政府發行紙鈔而不備金、銀本錢,也沒有鈔本,又禁止民間私自交易金銀,這一連串的貨幣措施,狠狠的打擊了紙幣的信心。

這一寶鈔、銅錢並行制度下的錢法,老百姓是服從于朝廷以鈔為主、以錢為輔的貨幣流通政策的。但是貨幣信用的建立,絕非朝廷頒佈錢法之道就可以達成目的的,民生社會對於金錢交易異常敏銳,貨幣除了作交易媒介之外,貨幣的價值與物價的關係必須要維持穩定,商家願意接受,還要讓民間認為可當保值加以珍惜,這樣的貨幣才能繼續流通下去。倘若政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紙幣,這也難怪民間百姓會對紙幣沒有信心,即便是政府一再重申紙幣是法定貨幣的地位,削足適履式的要大家遵守紙幣的遊戲規則,但漸漸地民間百姓發覺持有紙幣僅僅是大富翁數位遊戲,購買力一旦崩潰,根本就換不到民生商品,更別說是自身家產的無限損失了。

大明寶鈔不分界,不限時間,不定發行限額,也沒有任何準備金,制度建立從貨幣發展史看似很進步,制度完善。但這樣發行後不久,由於寶鈔發行毫無節制投放在民間太多,氾濫的貨幣供給量導致通貨膨脹,紙幣的貶值形同廢紙,最終只好作廢了。

雖然明初發生通貨膨脹,尤其是明朝初年的紙幣貶值,就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但當時民間多用白銀和銅錢私下交易,若以白銀和銅錢計價的話,物價卻還很穩定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紙幣逐漸貶抑崩潰之際,社會民生經濟沒受到太大的衝擊。

由此可見,明朝疏於制定貨幣政策,沒有發揮銅錢與寶鈔之間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功能。在整個大明朝代276 年當中,從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禎元年(1628年)最後一次鑄幣為止,政府鑄錢僅僅40 次,平均年產鑄造量也不超過2億文銅錢。所以,粗略估計有明一代銅錢產量恐怕只有80 多億文(小錢、製錢),但這僅僅相當於北宋時期兩年期的鑄錢總數,數量遠遠不及于作為銅錢本位制的準備貨幣之用。

明朝在紙幣通貨膨脹的過程中,民間社會的經濟活動,某種程度上來說,幸好能夠仰賴著銅錢貨幣(甚至白銀)的庇護著,如同大樹底下好乘涼,無論政府如何強迫執行紙幣的政策,民間還是能夠有塊淨土,在金屬幣與物價相對穩定之下,足以安穩過生活。即便是在明朝初年大力推動紙幣政策時期,銅錢的購買力,始終很高的。我們就以物價最重要的指標「米價」為比較基礎,洪武初年(1368年)一石大米約值5001000銅錢;相較之下,到了明朝中葉,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即便當年由於大江南北發生水災、蝗災,記載著「民有饑色,野有餓孚」,描述當地一般百姓營養不足、面黃肌瘦,甚至野外還有餓死人的慘況,不過當時的一石米也僅賣到7800文銅錢左右,銅錢相對於大米價格,幾乎沒有什麼貶值,紙幣幾乎是棄之如敝屣了。

實際上,明朝不同的年代期間,銅錢相對於白銀在某程度上來說還有些上漲,銅料的不足帶動銅錢的價值升高相當明顯,也支撐著銅錢(製錢)的物價購買力,例如,洪武初年白銀一兩折合銅錢1000文,但到了中葉成化時800文銅錢就可以換到白銀一兩,白銀反而有些貶值,這意味著相較於銅錢來說,白銀在民間是垂手可得的。直到明朝終結為止,銅錢兌換白銀的比價都沒有回到11的價格,銅原料的上漲是最主要原因。

然而,更深層的因素,政府推動寶鈔不遺餘力,但相對這期間,鑄造銅錢的數量並不多,因此銅錢在民間奇貨可居了。明朝到十六世紀滅亡前這276年間,鑄造錢幣的數量不充足,一大部分的銅錢囤積在官庫中以及富人、商人的床底下,一如宋朝的民間窖藏現象,許多銅錢並沒有實際在市場上流通。特別是民間納糧繳稅的規定必須使用當朝的銅錢(稱之為製錢,或是以舊錢與製錢21兌換率繳交),因此,朝廷內部累積的錢幣必然愈來愈多,市場錢幣流通就愈不足了。

另外,政府法令上也是在火上加油,朝廷往往一再重申不得私鑄錢幣,但卻不禁止民間流通私錢,這種表裡不一、輕重倒置的政治操作,結果演變成為「劣幣逐良幣」,市面上真正流通的錢幣卻是前代的舊錢(如宋朝、元朝錢幣,以宋朝錢幣為最多)和私錢了。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新舊,銅錢(製錢)的價值也當然水漲船高了。

除了錢幣鑄造不多、國內流通少外,明朝錢幣還有一大部分流通到海外去了。永樂、宣德兩朝不但依然鑄銅錢,還規定開鑄之省局(鑄錢局)及每年鑄錢額度。但為了不讓錢幣外流海外,如同大宋政府的錢禁政策,明成祖永樂六年(1407年)特別頒佈命令禁止各種金屬幣流出海外,「禁金銀銅錢不許出番」的法令。只不過沒多久,宣宗宣德八年(1432年)就打破這項禁令,因為朝廷需要馬匹作為軍事用途,「遣內官齎往外番及西北買馬收貨」,每年派遣官員到外番和和西北買馬收貨時,往往都帶出銅錢好幾千萬,就這樣開闢出一條銅錢外流的官方管道。自古以來兵強馬壯的軍隊陣容,是當時強國的象徵,銅錢也就一點一點的流出去。一方面,根據考據說法,銅錢自海陸兩路「所出常數千萬」,除了買馬外,當時南洋的爪哇附近國家完全使用中國錢,這還包括錫蘭(現在的斯里蘭卡)也通用中國錢。

另一方面,銅錢亦常用作于賞賜外國使節,明朝自認為中土強國,每當海外國家來中國做生意或面見朝廷時,往往帶著當地的物產或手工藝品,主要都是用來換取中國的銅錢,但中國以天龍國自居高人一等,朝野上下都主觀認為他們是來是「進貢」的,所以理當是要禮尚往來,往往是「厚出薄進」,既然是要打賞他們通常都是給的多、收的少,作價很高。永樂九年(1410年)例如永樂二年朝廷對日本來訪使節,就曾經賞寶鈔50錠,外加錢幣1500緡(貫),之後也常有這樣的賞賜,無怪乎他們都很樂意來晉見中國的皇帝,美其名為「朝貢」實則為領取賞金。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