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鑄幣工藝

 錢幣1_貨幣暗流_圖檔  

大明王朝由於種種原因,以致於銅錢(製錢)始終維持著相當高的物價購買力,最重要的就是,朝廷鑄造銅錢不足,再加上銅金屬價格始終很高。而明朝中葉以前,銅錢流通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民間私鑄,官鑄銅錢流通少,但明朝的最後百年,也就是在明神宗萬曆年(1572年)後,除了民間不僅僅私鑄猖獗外,朝廷也上下其手,開始鑄造大面額的錢幣(以一當十、當百,明顯的銅材成色不足),甚至還有當千的銅幣,錢幣金額數量一多,銅錢的購買力就逐漸貶值了。

相較於十一世紀鑄造的宋錢在成色及工藝上,明朝銅錢明顯低劣許多,當時所用的銅,並不是經過提煉的,而是用廢錢和舊銅器改鑄的,這些舊銅並不是純銅,只是鑄造局不另加摻鉛或錫罷了。所以洪武錢的成色是不一致的。而至洪武二十三年起,鑄銅錢每文加鉛二分,與此前所鑄之洪武錢,成色不足又有差異了。但是洪武之後,長久以來由於銅料的不足,加上私鑄盛行,銅幣鑄造摻加鉛和錫的比例也相對增加了,明朝鑄幣成色不一,品質往往也受到民間的質疑,可想而知,通流性大受影響。

在這個時期,即便是官制銅錢也不無作假嫌疑。假如說一文銅錢(小錢)是使用一錢的銅材料鑄造的,那麼當十錢其面額為10文,應當是需要十錢(一兩)銅材來鑄造,但這時候鑄造一枚當十錢,銅料的成色相對之下就會減重了。這樣大面額的錢幣,即便稱之為銅錢,但是錢幣成色的「含銅量」僅剩下十分之一,肯定不足,原料的減重、成本的降低就跟印鈔票差不多。在萬曆年間,銅價已由明初的每百斤值白銀五兩,漲到每百斤兌換十兩五錢,但天啟年間更漲價至十二兩。銅錢的減重和貶低成色,可能也由於銅價的繼續上漲,鑄幣成本水漲船高;但也或許是因為國庫空虛,財政需求無度,必須鑄錢作為政府財政支出之用,無論如何,大量鑄造劣質大錢幣的後果都一樣,相對於物價就是大幅貶值了。

緊接著,時序進入了十六世紀的明朝末年,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滿州人發動侵略戰爭,努爾哈赤出兵攻打東北地區,又是一場政權和國土保衛戰,只不過這次滿清入侵,已經沒有那麼幸運,從此戰爭一直延續40多年,直到明朝滅亡為止了。

更令人扼腕的是,即使政府錢幣面臨困境,中央政府貨幣政策難以推行,但也不允許民間機構插手這一領域。一直到十六世紀末為止,也很少有人提到類似西方國家私人金融機構。在此之後,中國金融機構發展只能跟隨著西方世界的腳步了。明朝開國以來,念茲在茲的紙鈔、錢幣雙本位制,就在明朝中葉相繼失守,換之而來的是白銀帝國五百年。

紙幣發展常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是紙幣最早的使用者,其起源是在宋朝,興盛於元朝,最後制度化于大明王朝。然而,過去紙幣的通行,以及政府的操弄之下,其實是一件對老百姓而言很要不得,避之唯恐不及的。

然而,印製紙幣或鑄造錢幣,這樣牽涉到所謂的「鑄幣稅」。鑄幣稅通常是指貨幣鑄造成本低於其面值而產生的差額,印製一張百元鈔票,以現代印刷科技來說,美國Fed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推動量化寬鬆政策大量印製鈔票散佈全球,印製一張美元的成本幾乎是微乎其微,但這張鈔票的購買力卻是十足的,可以在市場上用來買一百美元等值的商品。

由於鑄幣權通常只有統治者擁有,因此它是一個某種特殊意義的稅收收入,自然也是政府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可見鑄幣稅並非通常意義上的稅,它是一個特定的經濟概念,指貨幣面值與創造貨幣所需成本之間的差額。中國古代發展紙幣或是銅錢鑄造,遠遠早於全世界其他國家,十四世紀大宋王朝時之後,活字印刷術雖然已經發展成熟,但是當時並沒有印刷機,但就算是印刷一份紙鈔也遠比鑄造銅錢便宜許多,無論是鑄幣或印寶鈔,畢竟這都還是勞力密集的技術工作。

紙幣的通行與應用,除了是印製方便、成本低廉外,它的「輕裝易致」也帶給人們便於攜帶和流通。除此之外,貨幣的發行,如果善於應用的話,政府業易於作為民生物價的調控,當物價上揚有通貨膨脹隱憂時,可以緊縮紙幣發行;反之亦然。明朝初年大學者葉子奇說過,”出之於貨輕之時,收之於貨重之日,權衡輕重,與時宜之,未有不可行之理也。”他的貨幣理論就是,若是物價低時要在市場上投放更多紙幣、若物價高時要在市場回籠紙幣,那麼就可以使物價保持穩定。然而,這樣的貨幣理論應用,卻是直等到17世紀西方經濟學發展起來後,例如亞當史密斯於1776年發表巨著「國富論」,貨幣理論的建立才真正的作為實用科學。

另一方面,相較於紙幣的製作工藝的方便性,金屬幣的鑄造就是自古以來就是一種藝術工藝的表現了。舉例來說,兩宋的錢幣,是中國錢幣史上最複雜的工藝。宋朝首開錢幣規範制度,錢幣的名稱多樣化,最特別的是歷史上首開先例,在錢幣上刊印皇帝年號,估計兩宋皇帝每改一次年號,就鑄造一種注記年號的新錢幣。不僅如此,宋朝皇帝又特別自戀,喜歡變更年號,其中又以北宋仁宗最多,他在為四十二年期間,由於身處在長期的和平,經濟快速發展階段,所以特別愛表現在自我的肯定,從天聖到嘉佑,總共更換了九次年號,平均每四年半換一次年號,其餘的皇帝也不遑多讓,都擁有數個年號。

另外,中國書法發展在宋朝時期達到頂峰,有篆書、隸書、真書、行書、草書,還有宋徽宗自己創制的瘦金體,因此也造就了兩宋錢幣上的刻印文字的多樣化,流存到現代來說,還是很有藝術收藏價值的。明朝與宋朝大不同,不僅是在皇帝年號,明朝每位皇帝都僅擁有一個年號外,就算在鑄造數量上也少很多。曾經有記載說,洪武時期全國共有300多座鑄爐。當時每一爐座的鑄額似乎有一定,洪武二十二年當年的鑄造量也不過是將近20萬貫,平均每爐大約就6000多貫,最大量每爐每年可以鑄造約78000貫,但因為銅材料的缺乏,以及政策上是推動紙鈔為主,還經常停爐。由此可見,當時鑄造錢幣真的是費工費時,勞力密集的工藝了。

最後,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明朝時期紙幣與錢幣(銅幣)之間的鑄幣稅差異。首先,當時民間百姓倒鈔時,官府收取大約30文到60文的工本費,印製成本僅僅只有3%~6%左右,朝廷只要印製1貫的紙幣就有高達97%~94%的鑄幣稅,但它可以1貫的面額用來購買民間商品,幾乎就是零成本。只不過,朝廷並未善用寶鈔的簡便以及鑄幣稅,作為調控民間物價購買力的優勢,由於紙幣的發行數量過大,逐漸貶值,最終形同廢紙一般。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錢幣的鑄造工藝,本質上就是以貴金屬為基礎,就算含鉛加錫等金屬,不是完全真材實料,但至少銅材貴金屬就占錢幣鑄造的一半以上,都具備了作為流通、保值和儲存的貨幣功能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