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貨幣的輕重之術

 

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知識份子的黃金時期,所謂「百家爭鳴」。雖然列國爭霸競雄,戰禍連綿,干戈不息,但經濟發展並未停滯,反而因各諸侯國家相互競爭的需要而有長足的進步。諸侯國家為實現富國強兵目的,推行的”重商政策”,對商品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保護和促進作用,使商品經濟發展到較高水準,商人的身份得以確認,並取得了與士、農、工同等的社會地位,其所從事的商業貿易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管仲可說是當時重量級的經濟學家,說道貨幣經濟理論無出其右。

管仲(西元前 725 -前 645 年)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 40 年,使區區之齊國富民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是春秋時期的偉大政治經濟學家。輕重之術是管仲理財思想的核心,即利用市場供需關係,掌握物價漲跌的關係,進而控制貨幣與物資在國家、大夫(諸侯貴族)與民眾之間的流通。管仲說,市場上凡幣值上升則物價下降,幣值下降則物價上升,糧價上升金價下降。人君能掌握好糧食、貨幣、貴金屬貨幣的平衡關係,天下的經濟秩序就可以安定了。他的主要論述就在於以制度面著手,調整貨幣政策的相互影響關係,就可以小博大,到達穩定經濟的目的了。他那時候就知道貨幣本質是在物價平衡關係與流通工具,而不是貴金屬貨幣愈多愈好,累積愈多商品流通不順暢,則國家治理就會出現問題了,他貨幣輕重之說不禁令人無限崇敬。換句話說,這也就是以小博大,以市場供需原理,掌握物價變動,則可以穩定貨幣政策,達到國家經濟繁榮。

中國最早的貨幣學家西漢朝代賈誼 ( 約在西元前 200 ~ 168 ) ,他說:“錢輕則以術斂之,重則以術散之,貨物必平”。賈誼所指的“斂”,就是減少貨幣流通數量;反之,“散”是指增加貨幣流通數量。一個國家只有根據貨幣流通現狀,適時減少或增加流通中貨幣數量,這才能保持民間商品價格的穩定。說白了,稱提之術類似於 20 世紀時黃金本位制時,中央銀行的黃金準備金制度的提存概念以及貨幣發行量調控政策。

輕可以馭重,重可以把輕的東西轉化為價值,當今科技年代來說,即是如何借由資訊化,虛擬化能量的實力,去操縱或購買實體物質化的東西。現今的貨幣不限於任何形式,國家的債信發行的貨幣如美元成為全球商業貿易和交易的主要依託。然而,近年來出現的比特幣( Bitcoin )一種虛擬的貨幣,沒有實質的鈔票問世,看不見摸不著的貨幣,但卻充滿著無限的想像空間,如今它的價格竟然高達 17,000 美元,相當於一輛中型房車的價值了。由此可見,即便沒有實質的貨幣形式,倘若人們相信它可以做為貨幣使用換取實質商品,同樣地讓人追捧。

春秋戰國過後,歷史各朝各代皇帝並未發揚古代「重商主義」理論,反而崇尚孔孟思想。與之相反的, 16 17 世紀時,重商主義在歐洲發揚光大,也正是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形成各種經濟理論或經濟體系,該名稱最初是由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一書中提出來的。這一時期商業資本興起,經濟發展促使歐洲封建制度自然而然瓦解,各國國內市場統一,並通過對殖民地的掠奪和對外貿易的擴張積累了大量貨幣財富,推動了工廠手工業發展,因而產生了代表商業資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義經濟思想。

然而,早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我們從管子的輕重之術就已經瞭解到貨幣調控才是重商主義的精髓,關鍵是在貨幣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市場供需是否得以穩定。要實現資本化,就要有大量的商品流通,而商品流通的增加,對於商品流通媒介的貨幣的需求量也就急劇增加,如果這個時候貨幣的供給不能跟上的話,必然造成貨幣的緊縮,貨幣增值明顯,這樣就有大量的人把貨幣儲存起來,或者進行高利放貸,造成利率高漲。

古時後,中國以金屬作為貨幣,這些金屬每年的開採有限,基本和這些金屬的自然使用(如製造金器、銀器或銅器)相當,所以貨幣供給是沒有增加的,同時還有不少人要把金銀銅等貴金屬埋入地下儲存,結果就是造成自然的緊縮狀態,錢慌的陰霾始終不散,無法解決。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古代的利率是極其高昂的,我們比照王安石的變法,王宰相給老百姓優惠的貸款利率還達到了年息 4-5 分,也就是 40-50% ,這在現在看來已經是嚇人的高度了,要不是政府的介入調節的話利率會更高,這樣高的利率就會扼殺一切發展生產的衝動。所以貨幣本身也是有天然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同時貨幣也有價格的,貨幣的價格也是要受供求關係所決定的,一個商品社會的形成,必定是對於貨幣價值有信心、產生巨大的需求,倘若這樣的貨幣需求不被滿足,流動性窒息,商品社會是無法形成的。

中國的貨幣發展命運坎坷,古代管仲知道輕重之術,但後世政府並不明白,貴金屬的價值不是絕對的。貨幣是別人願意給你的唯一的價值,無論是貝幣、金屬幣或紙幣,民間百姓願意相信貨幣的價值等同於在市場上的購買力,這是對貨幣信心問題,更要便於攜帶與流通,有利於商品交易,這才是貨幣真正的功能所在。歷史上宋朝交子、錢引的惡性紙鈔,朱元璋大明寶鈔的破產,中國的皇帝和朝廷官員不斷的威脅人民已提高國內的貨幣信用,貨幣供應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更無法獲得資本化的足夠的貨幣,是一定不能夠進入資本社會的。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