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金本位制極盛時期

 黃金本位制  

18世紀初期,許多的私人銀行陸續發行紙幣形式的「銀行券」(Banks notes)、以及匯票(Bills of exchanges),總和面值遠遠超過金、銀幣的數量了。即便是英格蘭全盛時期,他們也並未積極管制本身準備金成數問題;相對於該銀行的黃金準備成數以及該銀行紙幣的發行數量來說,無論是在戰爭時期或是和平時期,銀行黃金準備遠遠不足,這就意味著隨時可能發生擠兌的風險。還記得前面提到的,總督的霍斯利・帕麥爾的觀點認為準備金只需包括1/3金幣或金條就足以支撐貨幣信用了。如果帕麥爾觀點正確的話,1970年代尼克森主政時期也不至於發生黃金擠兌危機而不得不關閉「黃金窗口」了。

我們撇開黃金固定兌換比率原則以外,18世紀英國朝野上下對於貨幣發行和銀行經營的關係,無論是在理論上或者是實務上都還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共識存在。英國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機構,有包括英格蘭銀行、皇家造幣廠以及財政部三大機構,然而,政策執行時,相互之間往往是各行其事,國會推動的法令對於這些機構所從事的金融活動往往認為並不適當,甚至是充滿矛盾的。但至少他們還始終堅持的黃金固定兌換比例原則,三大機構都有責任維護黃金本位制,一般民眾任何時候都可以以固定的黃金兌換比例換取金幣。這樣的準備機制我們必須歸功於牛頓,他在1717年時任黃金造幣廠長,堅持固定英鎊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例。

十八世紀中葉,金融風暴頻繁,不僅政府危機重重,更造成倫敦金融混亂。銀行的客戶拿著他們的銀行券(紙幣)或存單,要求兌換成金幣,這樣的結果,使得英格蘭銀行損耗其黃金儲備。每每的黃金危機,英格蘭銀行突發奇想的點子,竟然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的策略,利用最小額的6便士金幣支付給銀行客戶,由於6便士金幣的兌換需時費力,往往可以緩解客戶黃金擠兌的壓力,換取銀行籌備黃金準備的時間。這個例子很明顯的瞭解到,即便是當時全球最俱權威的英格蘭銀行,也得被迫使用這種拖延戰術,以維護其黃金準備。而答案就在於上述三種貨幣暗流交互影響之下,金融機構如何能夠安然度過。

英格蘭銀行法案(Bank Charter Act 1844) 1844729日英國國會由首相比爾主持通過的一個銀行特許條例,又稱「比爾條例」,把英格蘭銀行一切為二:一是負責商業銀行業務的銀行部門;二是獨立的貨幣發行部門,開啟了獨立中央銀行的角色。然而,一再發生的危機(在1847年、1857年和1866年發生三次危機)清楚地表明,上述三種貨幣暗流(Underflow of Money)交互作用下金融市場始終是無法穩定,但銀行又必須隨時準備著英鎊/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使得《英國銀行法案》在每次危機中往往不得不暫時中止金幣兌換,以避免黃金儲備流失,而演變流動性的徹底崩潰。

1866年金融風暴的結果,歐福瑞・格尼公司(Overend, Gurney & Company)無法倖存而倒閉。金融危機爆發之後,1873年白芝霍特在「倫巴街」中倡議的「最終貸款人」的建議,英格蘭銀行終於在1890年霸林銀行危機中挺身而出,他們在不考慮懲罰性利率而自由提供信貸的「最後貸款人」,解除了一場金融危機風險,順利的登上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中央銀行寶座。

被認為是中央銀行理論奠基人的白芝霍特在《倫巴第街》一書中寫道:「存放在英格蘭銀行的準備金,既是英格蘭銀行也是倫敦全部銀行的銀行準備金,不但是全倫敦銀行的準備金,而且還是英格蘭、愛爾蘭和蘇格蘭所有銀行的準備金。除此之外,自法德戰爭以來,據說,我們還保管著歐洲大陸的準備金。」從這個意義上說,英格蘭銀行扮演著世界央行的角色,除了調整貼現率來影響整個金融市場的走向之外,英格蘭銀行為核心的倫敦金融市場還為歐洲乃致全世界提供流動性,到十九世紀中後期,英國也就成了全球金融帝國主義,獨領風騷。

1844年英格蘭銀行壟斷貨幣發行權(鑄幣權),法令限制其貨幣發行量,且必須以黃金準備為基礎。英格蘭銀行紙幣發行由於受到限制,從19世紀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以前,它的黃金儲量實際超過流通中的紙幣價值,這是全球黃金體制的全盛時期。歐洲地區處在和平共存的穩定時期,黃金本位制發揮了最基本的穩定功能,幾乎是通行於整個歐洲地區,甚至全世界:除了大英帝國外,北美洲、德國、法國以及歐洲其他小國家,都是主要黃金本位體制的擁護者。儘管各各國間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但歐洲最先進的經濟體基本上遵循了英國的做法,即通過獨有的中央銀行和存款集中在相對較少的大型機構進行調節,紙幣也僅限於中央銀行才能印製發行。仿效英格蘭銀行的鑄幣權,法蘭西銀行成立於1800年,德意志帝國銀行成立於1875年,日本央行和瑞士國家銀行分別成立於1882年、1907年。

與歐洲大陸國家不同,英國銀行業表現出明顯的集中傾向,大者恆大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最明顯的現象是英國國內的鄉村銀行,數量的下降從高峰時期1809年的755家到1913年減少至17家。英格蘭銀行在其他同業往來中,越來越多地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銀行之間越來越多的「結算」款項要通過英格蘭銀行完成,金融市場集中清算機制成形。隨著限制商業票據貼現率的《重利限制法》於1833年被最終廢除,鄉村銀行雖然沒有足夠的黃金儲備,但他們將客戶存款存放到倫敦私人銀行,則銀行能夠充分利用其位於城市金融中心的大銀行規模優勢。事實上,銀行貼現率越來越多地被看做是「貨幣市場」(主要是通過商業匯票貼現進行短期貸款)最低的短期利率,演變成後來貨幣市場基準利率(Benchmark),英格蘭銀行通過倫敦「貨幣市場」影響其他城市大銀行,間接的影響到全體鄉村銀行,甚至影響擴及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場。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