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銀行家的銀行危機

錢幣1_貨幣暗流_圖檔.jpg  

 

1821年英格蘭銀行恢復兌換之後,英國銀行業發展迅速,倫敦內外湧現出數百家銀行,根據當時的記錄顯示,1776年時英國已經有高達150家營業中的銀行。這些銀行有不少也發行銀行券(紙幣),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英國貨幣市場是一種百家爭鳴狀態,其中許多小銀行為了逐利而發行過度,人們根本不願意持有小銀行發行的銀行券,難免會遭到擠兌,從而引起貨幣市場的不穩定。

為了緩解這種次數頻繁的擠兌,政府也在思考如何解決貨幣發行機制的問題:如果放任各個銀行發行銀行券,金融體系動盪不安;反之,如果要英格蘭銀行出面救助,但是又受制於利率法定限度毫無彈性(當時法令規定英格蘭銀行的利率不超過5%)。由於英格蘭銀行畢竟還是個私人股份制商業銀行,金融風暴又不是政府賦與它的公共責任,所以它根本就想置身事外而不願意充當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整個19世紀30年代,英國的貨幣穩定性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在沒有共識之下,英格蘭銀行還是沒有名正言順地變成中央銀行。拿破崙滑鐵盧戰役(1815年)之後,歐洲進入「百年和平」,英格蘭銀行的主要業務也從為戰爭籌資轉向一種常態性的經營與管理。進入和平時期,英國的金融貨幣體系更加複雜,銀行越來越多,但是位在倫敦金融街上的英格蘭銀行在其中扮演的地位卻愈發重要且地位崇高,從而成為英國乃至於整個歐洲金融體系的「軸心」地位。而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鈔幣或說紙幣)也就成為英國的通貨,英格蘭銀行的全球金融「大老」地位也使它必須在危機時刻站出來,維護市場的穩定。

我們可以想見到,現今英格蘭銀行號稱是銀行的「最終貸款人」,這樣的責任卻是得來不易,導火線又是一場1866年金融風暴的結果。這次是歐福瑞・格尼公司(Overend, Gurney & Company)這是英國十八世紀一家大型私人批發銀行,公司位於倫敦倫巴街65號,批發銀行在當時統稱為「銀行家的銀行」(the bankers' bank)。

這家私人批發銀行最初是匯票貼現業務起家,營運績效良好,業務擴張快速,1840年代成為全球最大的匯票貼現業務機構。然而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十八世紀中業,他們擁有穩固基礎後乘勝追擊開始擴大營運規模,投資於鐵道公司及其他長期投資,為了長期的獲利卻用盡了所有的短期資金,短期資金作為長期運用一旦經濟環境變壞時,永遠都是金融業的致命傷,現金流動性很快的就出問題了。

事發突然,在1866年時銀行的負債達到4百萬英鎊,但是他們的短期運用資金僅剩下1百萬英鎊。金融市場風聲走漏,很快的,他們現金流量突然的緊縮,在萬不得已之下,他們立即向英格蘭銀行請求援助,卻遭受到斷然的拒絕。1866510日,歐福瑞・格尼公司在毫無預警之下,暫停營業,可想而知,銀行擠兌緊跟著就爆發了。金融市場產生連鎖效應,恐慌情緒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蔓延整個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諾里奇,德比和布里斯托爾。1866年底歐福瑞・格尼公司倒閉之時,總共欠下了11百萬英鎊(相當於現在2013年的10億英鎊之譜)。這次的金融風暴造成資金緊縮,倫敦貨幣市場短期利率瞬間爆漲達到10%之高,期間更長達三個月,伴隨著這次風暴,至少有200家公司和銀行跟著倒閉,影響重大,英國政府為情勢所迫必須嚴肅看待金融危機了。金融危機的恐慌和畏懼深植人心,這時候總算有人站出來大聲疾呼:英格蘭銀行必須成為金融機構的「最後貸款人」責無旁貸。

 

「未知英格蘭銀行的發展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