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4.標題.繁體.760.300.jpg

自由經濟學派引領風騷

 

話說從頭,自1980年代開始,全球自由主義經濟開始起飛,相信市場機制跟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反對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預。

1981年雷根總統就職後,開始重用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包括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Fed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19798月至19878月)沃,艾倫·格林斯班(Alan Greenspan1987年至2006年共16年史無前例)等人,這些學者統稱為芝加哥學派。

1987811日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就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一職,這就意味著,在自由主義氛圍下,政府主管機關刻意放手讓金融市場自由運作。他被雷根、老布希、柯林頓及小布希提名多達五次,續任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這是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自由主義最堅強的支持者的葛林斯班是個「打一打噴嚏,全球就得下雨」的「財神爺」,在柯林頓時代創造出「零通貨膨脹型」經濟奇蹟成為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增長期,稱之為「新經濟」(a new economic)。就在美國經濟起飛,景氣持續增長的時期,當時各國對於美元的信心就不在話下了。

也正因為葛林斯潘對自由競爭市場這種敬畏的心理,造成所謂「葛林斯班之怕」。2000年美國面臨了科技泡沫,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調降利率因應市場的流動性需求,提升貨幣供給並防範失業率的上揚。接著,2001911事件爆發,引發對抗全球恐怖主義的警戒,加上自2003年底的禽流感在東亞多個國家擴散,造成全球恐慌,全球經濟面臨下滑的風險。葛林斯潘更是緊繃神經,如臨大敵般謹慎。

這些不確定因素加總起來,葛林斯班持續他的低利率貨幣政策,200210月聯邦利率達到近十年的最低水準1.25%。通貨膨脹已經不是問題,20002003年之間,長期債券利率持續下跌,10年期公債利率由最高7%跌至3.05%,也導致全球低利率的預期,而他所擔心的不是通貨膨脹,反而就是「通貨緊縮」(disinflationary),稱之為「葛林斯班之怕」,他的擔憂就是唯恐美國經濟會走向如日本這般長期的通貨緊縮,步入失落的年代。

然而,事實證明,通貨緊縮終究僅是假像,這個令他恐懼的因素,使得長期的維持低利率,寬鬆的貨幣政策最終導向於房地產市場,造成房地產泡沫的形成,進而於2008房地產泡沫的戳破。美國的經濟學家指責他這是促成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的成因之一。

無獨有偶的歐洲也跟進自由經濟大潮流。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於1979年至1990年任英國首相,任期長達11年,是歷史上第二長任期的首相。在對外交與經濟事務上,通過與意識形態相近的美國總統隆納·威爾遜·雷根結成緊密盟友,瑪格麗特·柴契爾深化了「英美特殊關係」(Special Relationship)。而雷根的財經政策被稱為「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這與柴契爾的財經政策有高度相似。政治哲學與政策主張被通稱為「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它包括在財政上推行貨幣主義政策,壓縮公共開支,降低稅收;在經濟上實行大規模私有化政策,減少對經濟活動的政府管制;在社會政策領域,則努力擺脫「福利國家」色彩,削減、控制與改革社會福利制度。

另外,早在她擔任首相以前,由於她高姿態地反對共產主義,而被前蘇聯媒體戲稱為「鐵娘子」(Iron Lady),這個綽號甚至已成為了她的主要標誌。她拋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所謂「共識政治」與凱恩斯主義政策,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減少了,大多數國營事業實行了私有化,勞動力市場也變得更具彈性,英國經濟最終走出了長期「停滯型通貨膨脹」的局面。美歐兩大陣營的聯合陣線,開啟了全球化大門。

1980年代開始,自由市場政策開始風行全球。這個時期也正是鄧小平正式宣布改革開放。從共產黨的基礎架構,農村改革開始,漸進到城市改革,接著對外開放。首先開放深圳、珠海、汕頭及福建四個對外經濟區,從中學習領先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接著在1984年進一步開放廣州、上海等14個城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最後近年來的渤海地區、長江、珠江、廈漳泉三九州地區,每年均取得10%以上的高經濟成長。中國多項經濟產品的生產量達到世界第一。2007年,中國GDP總量超越德國;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口導向經濟體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的工廠,外國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哪樣東西不是中國製造的嗎?(Is there anything that is not made in China?)。

另外兩個重大事件加快了自由經濟腳步:柏林圍牆倒塌及蘇聯解體。首先,柏林圍牆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11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圍牆倒塌,1990年兩德重歸統一。東西德的統一直接催化歐洲統一貨幣的關鍵。蘇聯解體則以發生在19911225日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為標誌。次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佈蘇聯政體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從此正式解體,東德及中亞國家加入自由體制,進一步擴大全球貿易交流。

21世紀由普立茲獎得主湯馬斯·費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寫的一本暢銷書叫: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分析了21世紀初期全球化過程,主要的論題就是在:世界正被抹平。分析這種快速的改變,是如何透過科技進步與社會協定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的,諸如手機、網路、開放原始碼程式...等。

費里曼他本身大力的擁護這些改變,他稱自己為「自由貿易人」、「熱情推土機」,並且批評抗拒這些改變的國家。書中,他著重在「這些快速改變的必然性」以及「個人和開發中國家所顯現出超凡能力,就是針對美國人民及貿易所加諸壓力的結果」。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