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1.標題.繁體.760.300.jpg

布雷頓森林協議瓦解

 

1971815日,星期天,全球中央銀行與金融體系在毫無預警之下,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在晚間黃金時段發表電視講話,宣佈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就是美元與黃金完全脫鉤,美國不再向任何國家兌換黃金,也沒有兌換黃金的義務,這項貨幣霸權的政策宣布猶如晴天霹靂,頓時金融市場輿論譁然。

尼克森的電視講話震驚了全世界,同時也宣告了從此黃金本位制已死的訊息。1944年由多國政府共同簽署的布雷頓森林貨幣協定,美國再完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突然就單方面撕毀了布雷頓森林協議。震驚之於,這激起了西方國家的極大憤慨。第二天,美國的「新經濟政策」成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引起軒然大波。

受此影響,美元大幅貶值,美國債券價格大幅飆升,股票市場更是大漲了近4%,華爾街的證券交易所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與美國相反,其他國家的證券市場則出現了暴跌。日本所受衝擊最為嚴重,因為日本銀行在8月初才剛買進了45億美元儲備,這相當於此前日本所有的儲備。整個東京證券交易所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就像《紐約時報》描述的那樣:“不計代價的賣單,使得市場價格飛流直下”,日本人因此將其稱為「尼克森衝擊」。

當時的趣聞甚多,一位美國人想在巴黎買一條麵包,當他將1美元遞給麵包師的師傅,被告知“1美元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尼克森的「新經濟政策」,是美國戰後的第一次單邊主義,它切斷了黃金對美元捆綁,布雷頓森林體系自此名存實亡,僅留存在後人的記憶裡了。

由於10%貨物稅的關稅壁壘,美國在國際上已經沒有朋友了。在接下來的部長會議中,美國國務卿康那利霸道的要求其他國家在匯率上的實質讓步,以交換美國取消貨物稅。這次威嚇策略顯然成功了。

該年12月在美國華府史密斯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召開的部長會議,美國以貨物稅為手段,成功的在認可範圍內讓美元一次貶足,重新安排各國貨幣的相對匯率。尼克森相當滿意這次的結果,也大言不慚的自稱是:這是在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國際貨幣成果。這樣的成果卻是在美國政府威脅恐嚇之下得到的,就在尼可森主政期間,這也是美國霸權心態最輝煌鼎盛的時期。

每次解決美元的一個問題後,新的問題即隨之而來。雖然,美元匯率已經改變了,但是換湯不換藥,其他各國的貨幣還是以美元為中心,唯一的不同只是美元已經不再和黃金掛勾了。其他各國中央銀行心知肚明,美元的風險依然存在。

1972年尼克森面臨第二任的選舉,在他的連任壓力之下,美國國內的經濟增長議題浮出檯面上了。因此,他私自召見當時的聯邦準備銀行主席亞瑟.伯恩斯(Arthur F. Burns),要求他拉高貨幣供給,換句話說,就是要降低利率,釋出資金,就如同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之際,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為了挽救次貸危機所帶來的金融風暴,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一般,試圖營造一個經濟繁榮的假象,有助於他的連任成功。

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讓美國政府得以擁有美元霸權,然而美元兌換黃金固定匯率的夢魘(Triffin Dilemma,特里芬難題)如影隨形。即便是美元已然超發、黃金儲備嚴重不足,根本難以維持美元兌換黃金的固定兌換率(35美元/一盎司),但是美國政府為了維護美元的地位不得不機關算盡太聰明。

瞭解特里芬難題我們必須話說從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和日本的經濟恢復得很快,全心全力的投注在出口及經濟成長上面,進口所需的美元儲備則更是快速累積起來了。時至1950年代,戰後德國加強投資及生產成本的降低,重新啟動出口引擎。法國有樣學樣的努力發展出口,靠著法朗的貶值而順利轉型。這樣的努力所獲得的成果很豐碩,德國與法國很快的就由戰後廢墟中站起來,經濟復甦的腳步加快了。

然而,儘管在1950年代,美元短缺的問題已經獲得解決了,戰後積弱不振的英國發展腳步卻是舉步維艱,這還要一直到1980年代柴契爾夫人革新才正式步入正軌。發展經濟需要錢,經濟的高速增長、國際貿易的急遽擴張,都必然伴隨著貨幣需求的高速增長。事實上,在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下,美元如黃金,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他們以美元為儲備發行自己的本國貨幣,大量的貨幣需求使得美元被大量輸出到歐洲和日本。

客觀地講,戰後美元的大量輸出遍佈全球,一方面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的復甦與增長,另一方面對於美國來說,只要源源不斷地印刷美元鈔票就可以從世界各地“買”回巨額實體財富與商品。世界各國經濟快速增長,美元發行規模也相應地出現了快速增長,但黃金增長卻非常的有限。也就是說美元的增長遠遠超出了黃金的增長。美元相對於黃金這樣不平衡增長,但就在布雷敦森林協議之下,美元如金,美元緊釘住黃金在一個固定的兌換匯率,就邏輯來說,一般人都會對於美元的信心逐漸薄弱起來了。

因此,美元應當相對於黃金貶值,但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又要求美元必須保持穩定與堅挺。這已經形成兩面刀的困境,國外大量囤積美元,其數額已經遠遠超過美國持有的黃金儲存量,隨之而來的威脅到國際貨幣機制的穩定及國際貿易的不平衡。早在1960年代,美國的海外負債就已超過黃金存量了。當時如果各國中央銀行擠到美國的財政部要求以手上的美元兌換成黃金的話(兌換比例是1盎司黃金=35美元),那就成為是名符其實的黃金擠兌的金融危機了。1960年底,確實有國家如此懷疑而真的去美國政府兌換黃金。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話分解。」

 

 

arrow
arrow

    任方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